2024年07月22日 星期一
互动体验人气爆棚 “两个AI”深度融合 探寻人文与科技的N次方 清华“姚班”663名毕业生近半数在国内深造或就业 传递最响亮人工智能“中国声音” 当AI与HI“碰撞”教育将发生哪些改变?
第5版: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 2024-07-07

当AI与HI“碰撞”教育将发生哪些改变?

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AI+教育成为热议的主题之一。人工智能时代已来,AI赋能教育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会带来哪些风险?教师的工作会被机器取代吗?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和人类智能(Human Intelligence,HI)如何取长补短?在人工智能与教育论坛上,这些热点话题引发热议。

课程设置注重“面对面”

“适应性、学习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创造力、情感和意识……”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认为,这是人类智能的五个本质。人类智能也有边界,包括生物学限制、知识与经验局限、认知偏见以及环境与文化制约。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使得人类知识的生产和学习更加高效和智能化,然而,带来的风险之一,是过度使用机器使人的情感变得迟钝,而催生了社交的孤立,让人们不愿意走出自己的小世界。缺乏人际的接触和交流,则会加剧社会的隔离感。

“推进AI赋能教育,意味着在设计智能教育系统工作环境和社交活动时,要有意识融入更多的人与人面对面互动的要素,以维持社会的健康和谐。”郑南宁强调,在构建课程体系时,既要从技术层面去思考,又要重视培养“人”,培养具有灵魂的人,对人的行为、心理状态的分析就极为重要。因此,学校在构建人工智能核心课程群时,除了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机器人技术等“硬核科技”外,还应包含“人工智能与社会”方面的内容,探讨人工智能可能引发的伦理、法律等问题。

“要把人类的需求、生命的意义、文化与心理的需求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起来,去创造那些智能机器无法替代的工作,培养能轻松使用和驾驭人工智能的创新人才,这才是我们应对智能时代必须具有的教育观。”郑南宁说。

AI和HI必须互补

人工智能会让大学消亡吗?人工智能会让一些专业教育消失吗?人工智能会替代大学的老师吗?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坦言,在谈到人工智能给大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时,这是他被问到最多的三个问题。对此,他观点明确:AI越无处不在,就越需要HI来进行互补。

有人担心,人工智能会让一些专业教育消失。丁奎岭认为,在当前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计算不再困难,但新数学概念的抽象、数学定理的发现依然靠人。以法律为例,人工智能让烦琐的文书和条例的检索工作不再困难,但公平正义、是非善恶的价值判断依然靠人;以文学创作为例,人工智能让中规中矩的完稿不再困难,但文以载道的“道”,歌以咏志的“志”,诗以言情的“情”依然靠人。丁奎岭说,越是AI无处不在的时代,越需要HI来互补,越要关注“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HI和AI携手,方能让专业教育从繁杂的通用知识中解脱出来,更关注其核心竞争力,“在高等教育的场景下,我们希望打造这样的人机关系,人工智能可以陪伴人学习,可以与人合作学习,但不能替代学习,要实现可控。”

教育向“三元结构”转变

同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则认为,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传统的由老师和学生构成的“二元结构”将转变为老师、机器、学生“三元结构”,机器作为一种智能体,伴随着老师的教、学生的学,实现教学互动、教学相长、虚实一体,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导学、办学、助学的功能。因此,未来的教育将由4个部分组成,第一是人对人的教育;第二是人对机器的教育;第三是机器对人类的反馈教育,核心表现在有效提升人类获取知识的能力;第四是机器对机器的对比学习,比如说实现知识的“蒸馏”,在大模型的基础上训练垂域模型或小模型等,为人类开展科学研究提供模拟仿真,对抗博弈等各种手段。所以,未来的教育,不仅要关注老师对学生的传统教育,最重要的是要让机器遵从人类的价值观,实现人工智能为人类教育实现科学正能量的赋能。

郑庆华认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开辟教育的新场景新应用,比如说沉浸式教学、游戏化学习、社交化学习、项目探究性学习等。在新的教育场景、教学模式方面,人工智能大有可为,可大大提升教与学的效率质量以及体验感、互动性。

“我个人认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但是还不能替代教师。当然,懂得使用人工智能的教师,可能会取代不会使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教师。”郑庆华说。本报记者 陆梓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