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1日 星期三
国色天香(中国画) 无宠生活 将来的事 幸有竹器“送”清凉 跑步的启示
第16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2024-07-08

无宠生活

□ 王妙瑞

养狗养猫是过一种“有宠生活”,不养自然是“无宠生活”了。我属于“先有后无”一族。

20年前,邻居张老板送我一只刚生下不久的博美犬,我放在手心里捧回了家,每天给它喂牛奶、蛋黄和粥汤。小狗养到4斤半重,浑身雪白,尾巴一翘像只绣球,人见人爱。我为小狗起名“咚咚”,外出遛狗,左邻右舍都叫我“咚咚爸爸”。那时女儿尚未出嫁,人过五十养“二胎”,有一种说不出的温暖。

宠物带来的欢乐别样有趣。我骑车回家,一开门小狗就冲出来迎接,妻子说两分钟前咚咚已经等在门口了。它摇着尾巴,只想让我抱一下。夜里我上卫生间,它会跳出狗窝,悄无声息地跟在后面。有一年,我去张家界参加会议,与家里通话时,妻子说小狗每天在门口等我回来。我让咚咚听电话,叫它不要等,过几天爸爸就回来了。后来,听说它就回到自己的狗窝里去了。

一起度过十几年,咚咚走到了生命终点。咚咚病了以后,我花了几千元也没治好它。最后一天凌晨,我抱着它,为它按摩腹部到黎明,它在我的怀抱里闭上了眼。后来夜里上厕所,再也没了小狗跟着,亲热的一幕永远消失了。有一天睡不着,下楼骑着自行车到遛过咚咚的几条马路上慢行,算是释放心情。

好多人劝我再养一只狗,我都回说不敢养啦。有一天,第一次看到养了16年狗的老李,牵着老伴的手在公园里散步。我问他狗呢?他叹气说死了,也说今后不养了。是的,有宠生活是被束缚的快乐,无宠生活是解套的自由。人养过一次狗,付出的心血自己最清楚。我曾想游遍上海的郊野公园,但一直未能如愿。每天多次遛狗,哪有时间出行?被困在15分钟生活圈里。没了小狗,我想去哪就去哪——脚步先是迈向了都市60公里的生态圈,青西、嘉北、浦江等郊野公园跑遍;接着拥抱江南水乡生态圈,周庄、同里等名镇成了我常去休憩的后花园。无宠非无乐,晚年也潇洒。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