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8日 星期六
泡桐“琴”缘
第9版:特稿 2024-07-19

泡桐“琴”缘

李素芳与师父徐振高调试古筝工作场景

国乐艺术馆展示区

韶颂公司车间

民乐厂兰考新基地

本报记者 吴翔

“记得2000年第一次来兰考设厂时,周边都是‘泥水路’,现在是水泥路了。工人师傅都住上了三层小楼,还在城里买了商品房……”7月10日,上海民乐一厂兰考新厂区正式投产。该厂古筝质量总监、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李素芳抚今追昔,感慨万分。

40多年前,上海一位乐器专家意外发现,焦裕禄带领群众广植的泡桐树竟然是制作民族乐器的好材料。20多年前,上海民乐一厂在兰考设立第一个生产厂——兰考县上海牡丹民族乐器有限公司。如今,上海帮助兰考县民族乐器产业崛起的同时,也让上海“敦煌”乐器品牌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一件件悦耳动听的民族乐器,奏响了一段上海与兰考割舍不断的千里“琴”缘……

一“风箱”变宝

提到兰考,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同志,想起那段“风沙满地、三害肆虐”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焦裕禄书记带领当地人民种植泡桐固沙防风,泡桐树自此成了兰考的象征。

20世纪80年代的一天,兰考县堌阳镇一个木匠将用泡桐树制成的风箱拉到城里去卖,拉动风箱时“呱嗒呱嗒”的清脆声音,引起了途经此地的一位制作民族乐器的上海老师傅的注意——他意外地发现,这种泡桐树木料做成的风箱,声音清浊相济,或许适合制作乐器。老师傅将这种泡桐树木料带回上海,经过专家鉴定发现,盐碱地中饱经风沙打磨长出的泡桐木,不仅纹理顺直美观,材质也更为疏松,导音性强,制成乐器后声音清脆、震动穿透力强、反应灵敏,堪称“会呼吸的木材”。对于古筝、琵琶、扬琴、柳琴、阮、板胡等通过震动发声的乐器来说,音板是决定其音质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兰考生产的泡桐木是十分理想的音板材质。

消息传遍业内,上海、扬州乃至全国、境外的民族乐器厂商,纷纷来到兰考进货。机缘巧合下,上海帮助兰考与民族乐器结下了不解之缘。至今,在堌阳镇兰考音乐小镇展厅里,还能听到这段传奇的故事。

到20世纪90年代,距离兰考千里之外的上海,传统民族乐器的生产销售遇到了瓶颈。成立于1958年上海民乐一厂,是一家涵盖吹、拉、弹、打四大类乐器的综合性民族乐器厂,并于1962年成功注册“敦煌牌”商标,开启了上海民族乐器制作规模化、系统化发展的新阶段。但那时,传统民乐市场远不及如今广阔,厂里的经营状况并不理想。

为了增加产能、降低成本,2000年,上海民乐一厂厂长王国振来到兰考,与当地合作投资成立了兰考县上海牡丹民族乐器有限公司。这是兰考当时规模最大的企业,投资255万元,在当地引起了轰动。“牡丹厂”的成立,不仅让上海和兰考的“距离”更近了,也让兰考自此打响了“泡桐木做乐器”的品牌。直到今天,全国95%的高档民族乐器,原材料都选用兰考泡桐。当年焦裕禄带领兰考人种下的泡桐树,不仅改变了兰考的自然面貌,也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成就了兰考今天的经济发展。

有趣的是,在兰考县焦裕禄纪念馆传颂的故事中,焦裕禄也是个“文艺范儿”十足的人。他爱唱歌,小学时曾是学校雅乐队的台柱子,拉得一手好二胡;解放前参加工作队时还演过歌剧,就连他的夫人,也是在团校学习时“循着二胡声追到他跟前的”。

很多人为此津津乐道:兰考与民乐结缘,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二 千里奔赴

“牡丹厂”成立后,李素芳是上海民乐一厂第一批奔赴兰考的员工,为厂里生产的古筝把关。“不像现在有高铁,4个多小时就到了。那时候,我们要坐一整夜的绿皮火车才能到兰考。”李素芳说。“牡丹厂”里的工人原先都是当地的农民,没有乐器生产经验,而民族乐器生产,尤其是古筝,对做工要求十分严格精细。李素芳作为“古筝之父”徐振高的亲传弟子,手把手地帮助当地工人提高生产技艺。每个月,她一半时间留在上海的厂里工作,另一半时间赶到兰考,为“牡丹厂”工作。

卧铺票经常买不到,李素芳就坐一夜硬座。兰考的生活条件和上海相比十分艰苦,气候干燥,风沙又大,经常遇到停电停水,生活用水都是咸的。即使到兰考工作很多年后,还有不少上海籍员工水土不服,经常肚子胀气。“那会儿都不敢洗澡,因为所谓浴室,也就挂个帘子而已。”李素芳说,“往返于上海和兰考之间的运送产品的卡车成了大家的期盼——每次卡车从上海回来,都会带上日用品和美食,帮我们改善一下。”

虽然生活艰苦,但像李素芳一样,上海一大批资历丰厚、制作水平高超的高级技师还是毫不犹豫地远赴兰考收徒授艺。上海工匠的传帮带,把优秀的民族乐器制作技艺送到了贫困户手中,引导他们自力更生,对当地增收脱贫起到了积极作用。多年来,上海民乐一厂不仅自身在兰考发展壮大,也成为兰考民族乐器产业发展的“黄埔军校”,造就了200多家民族乐器企业。兰考声名远播的“中国民族乐器专业村”徐场村,就有不少乐器师傅师承上海工艺。产业扶贫的精准落地,带动了村民人均收入从不到1万元增长到3万多元。

除了手把手教技术,上海民乐一厂还为当地引入先进的乐器生产方式和标准。早年,制作乐器面板时,工匠都是将木料堆垛起来,经年累月地自然干燥,直到手叩时发出“铛铛”的金石之声才能使用。上海民乐一厂当时掌握了自然干燥与人工烘干结合处理的秘方,可以大大缩短工艺进程,如今,这些技术都被无私地传授给了兰考的民族乐器制造商。

“牡丹厂”还给当地带去了先进的工厂管理经验。王国振还记得,“牡丹厂”刚刚建立时,工人们不习惯也不理解上海的管理模式,动不动就闹情绪,甚至撂挑子。王国振就给他们做思想工作:“曾经,焦裕禄精神引领大家防风治沙,我们也是被焦裕禄精神感召到这里来办厂。大家都要继续发扬焦裕禄精神,共同努力,才能一起把琴做好,一起致富。”

如今在兰考,“牡丹厂”已经成为地标性建筑。虽然原厂早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两所新厂,但人们还是习惯性地挂在嘴边。李素芳说,前几天去“牡丹厂”原址看了下,现在是一间快递驿站,但人人都知道那里,快递小哥送货都会在电话里说一句“快递放‘牡丹厂’了”。

三 授人以渔

兰考人张春霞是李素芳的徒弟。20多年来,她和老公柳顺福一起,从“牡丹厂”一直干到新厂区。张春霞说:“老师平时对我们非常好,但是工作起来,就像变了一个人,非常严格,一定要把琴调到她满意为止。这么多年,我们跟她学到了很多。”

李素芳一直跟徒弟们说,一个好的古筝检验员,不仅要会制作古筝,还要会弹奏古筝,这样对调琴技艺也有帮助。为了提高耳朵的灵敏度,张春霞就和女儿一起学琴。如今,她的三个女儿都在学乐器,二女儿前不久刚考过了古筝七级。“当年能进‘牡丹厂’工作,在同村人眼中那可是抱上了令人羡慕的金饭碗。”张春霞回忆,当时进厂前都要参加选拔考试,因为制琴需要一定的木匠工艺,所以每个人都被要求做一个小木凳,会做的才能留下。他们夫妻二人就是凭借会做小木凳才留了下来。“我们还得到了去上海培训的机会,那也是我们第一次到上海,见到了当时最高的金茂大厦。我手上这个镯子就是2000年第一次去上海,老公在金茂大厦里给我买的。”张春霞说。

2016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再次扩大在兰考的生产规模,成立全资子公司河南韶颂乐器有限公司,建立新的民乐生产基地。从乐器生产的音色音准、管理水准和机械化水平,兰考民族乐器制造产业都在“上海标准”的科学规划引领下全速前进,技术扶贫长效机制也随之深入推进。

兰考的乐器出了名,也让更多年轻人选择留下。比如兰考的徐场村,村里的年轻人已经很少出去打工。25岁的徐晓松从小跟父亲一起学做琴,现在帮家里经营琴行。有了年轻人的助力,琴行里的琴主要都是通过网上销售。徐晓松说:“在村里就能挣到钱,何必背井离乡?”如今的他,不仅执着于打造一把好琴,对音乐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平时除了照看琴行,他会顺便教适龄的小孩弹琴。民族乐器产业的崛起,不仅让兰考的物质生活富足了,文化生活也更加精彩。

当年兰考的“泥水路”如今已变成“水泥路”,很多砖瓦房也变成了古色古香的中式庭院。发展机会多了、生活环境好了,不仅周边村民来这里务工,很多上海技师也主动选择来到兰考定居和工作。上海人谢金芳选择在退休之后和丈夫一起搬到了兰考,继续为制作民族乐器发挥余热,她说:“兰考这里的生活交通都很方便,工作方式也和上海一样。回一次上海,高铁上看两部片子就到了,完全不觉得离家很远。”

兰考民族乐器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上海乐器产量的不断攀升。如今,“敦煌”古筝年产量已超11万台,年销售收入最高突破5亿元,“敦煌”系列乐器远销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等地,就连维也纳金色大厅里,也曾响起过兰考桐木乐器演奏的华美乐章。

四 共谱新章

去年,一部原创话剧《兰考》,把上海和兰考的这段“琴”缘搬上了舞台。

大幕拉开,一个村庄、两个家族、三代人的故事,串联起兰考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图卷。剧中不少人物都有真实原型,除了上海知青、兰考老支书父女、古琴王等几个重要角色,驻村第一书记的形象中,也有当地许多位模范村支书、模范第一书记的影子。该剧编剧、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说:“希望这部作品成为新时代兰考发展的一个见证,某种意义上它也是中国当代乡村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形象缩影。”

话剧《兰考》在舞台上讲述上海和兰考的“琴”缘,话剧本身也是两地的又一次牵手合作。2021年12月,兰考县人民政府与上戏签署合作协议,启动了包括艺术人才培养、艺术作品创作以及剧院管理方面的合作事项。此次话剧《兰考》中,除了几位主演之外,一大半演员都来自上戏协助兰考成立的河南省黄河艺术团,该团面向全国招聘戏剧演员,并在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进行为期一年的培训。

如今,两地正在借助民乐开展更多领域、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合作。比如“韶颂厂”今年就免费开了古筝、琵琶弹奏学习课程,请来专业老师,每周末为工人们上课,全面提升乐器制作师的文化素养,深化他们对民族乐器传统文化、制作技艺内涵的理解,也推动当地乐器制造产业更上一层楼。未来,上海还将以民乐知识讲座、民乐弹奏课堂、民乐音乐会等多种形式,丰富兰考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共同谱写新时代发展的美妙乐章。

上海民乐一厂新厂投产那天,很多当地市民赶到新厂区,参观那里特别设立的集展示、演艺、研学、教育于一体的国乐艺术馆。馆内共展出近200款代表当代高工艺、高技术、高水准的民族乐器,以艺术美育赋能人文精神建设,传递焦裕禄精神力量、讲述中国故事,力求打造成为当地地标性的国乐文化传播基地。

上海和兰考的“琴”缘正越来越深。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