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根发
位于东湖路70号的东湖宾馆,在改革开放以前,是上海市委东湖路招待所。从1980年开始逐渐对外开放,逐步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结束了由国家财政补贴的历史。如今,同类的这一批宾馆都敞开大门,普通老百姓和中外宾客一样,均可以登堂入室了。
老上海人知道,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只有机关事务管理局(简称机管局)所属的锦江、和平、衡山等,所谓十大饭店,还有就是新亚饮服公司的一些社会老饭店,如新雅、东亚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国旅游者蜂拥而至,酒店的现状越来越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于是,在1984年,上海市政府决定成立锦江、华亭、衡山、东湖以及新亚等“五大集团”,从此,走上了和世界旅游业接轨的市场经济的经营模式。
那么,东湖集团为什么以“东湖”为名呢?为什么不用旗下同样知名的“西郊”“兴国”或者“瑞金”等呢?笔者认为:东湖路招待所是原来上海市委招待处的“大本营”,有接待任务,就是东湖路招待所派人去负责接待。当时的“414”和“415”招待所等地方,平时只有几个工作人员,有任务或者来了重要客人才会在市委招待所的统一安排下,从东湖招待所派厨师等人去。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听市委招待处管理科老接待人员龚庆祥和特级厨师徐金宝说:当年,他们上班都在东湖路招待所。东湖的名气比其他招待所名气响,加上其他招待所对外还是大门紧闭,是“保密”的,外面不甚了然,久而久之,“东湖”这二字就深入人心,成了一个著名品牌。八十年代集团在厨师特级考核时,徐金宝不愿参加考试,曾对我说:“招待处每次重大接待任务来,都是我去主勺,这就是‘天天在考试’,只要每次接待任务完成,客人满意,领导肯定,我的考试成绩就优秀,我从不敢懈怠马虎的。”他的话语,口气与腔调,至今在我耳边。
从1979年提出“414”招待所对外开放,到1984年成立集团,用“东湖”冠名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