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书展内外“两个新” 全城书香下的阅读生活
第12版:书式生活2024 2024-08-16

全城书香下的阅读生活

二十年来上海公共阅读空间渐成城市新地标

上图东馆上海书展活动现场

昨天在朵云书院·滴水湖店举办的国际文学周活动现场

上海中心的朵云书院·旗舰店

“上海书展”20岁了,每年盛夏的相聚,是期盼,更是习惯。20年来,公共阅读空间越来越多地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地标,阅读也越来越多地融入了生活,成了日常。

从烈日当空到夕阳温柔,上海展览中心这两日正以最饱满昂扬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各大出版社的展位前、中心活动区的走道边,还有历经岁月沧桑的台阶上,都挤满了读书的人,都散发着油墨的香。与此同时,在这座城市的其他很多地方,比如上海图书馆东馆、徐家汇书院、市少儿图书馆、上海书城等等,也书香弥漫,醇厚芬芳。

上图东馆 林中玉石

仅昨天一天,上海图书馆东馆就有五场上海书展的相关活动,发布、分享、交流、签售,不乏李敬泽、毛尖、黄平这样重磅的嘉宾,更不缺那一张张爱书、爱阅读的脸庞。不过,不仅是书展活动一座难约,作为可提供近6000个阅览席位的国内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图书馆,上图东馆落成以来的很多时候,都一座难求。因为它实在是太美了,在这里阅读实在太美了。

上图东馆不仅是藏书楼、借阅室,更是开放的文化艺术空间。展览、讲座、音乐、艺术、科技体验,甚至上图东馆本身,都是一种“阅读”。图书馆的外部空间犹如一块熠熠生辉的“林中玉石”,内部空间则犹如太湖石般相互连通,在不断变化中洋溢艺术之美,传达中国传统的审美意趣。读者处于不同楼层的中庭空间和处于不同楼层的阅读大厅之中,可以相互眺望,可以看到错落有致的开放式阅读空间,紧紧围绕着通透高敞的中庭,重峦叠嶂的立体感扑面而来。在阅读广场区的中央,可以看见艺术家徐冰的艺术装置《鸟飞了》,816个艺术字从巨大的书中腾飞而起,仿佛阅读时思绪也能随文字无限发散。一整面巨大的斜切式落地玻璃窗,不仅为图书馆提供了自然采光资源,也能将窗外的城市美景一览无余地展示在眼前。

少儿图书馆 阅读森林

如果说上图东馆是“林中玉石”,那么位于苏州河畔、毗邻长风公园的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新馆则是一个属于孩子们的“阅读森林”。这样说,不仅是因为它面朝人工湖,北面与长风公园相望,东南面为苏州河绿地围绕,整体建筑造型采用透明的拱形结构体,是一座少有的建在湖边并且最大程度呈现绿化景观的图书馆,更因为馆内分布着大小不同、高低起伏的圆形书架,结合入口的“智慧树”门厅、通高中庭与螺旋楼梯,形成了阅读的“森林”。沿着阶梯拾级而上,整个过程犹如从大地走向天空一般,朝着知识的殿堂步步迈进。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的习性和特征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用分层阅读的方式来创造不同年龄段的空间。”设计师严赉赟介绍,“二三四层分别分配给幼儿、儿童和青少年。”馆内动静分区的设计灵感来自周边的绿地树林,书架之间打造了一个个圆形的书筒,犹如一棵棵树干。书筒内部是儿童所需的活动空间,书筒外侧是安静看书的空间。开馆迎客两年来,这座新的少年儿童图书馆不仅成为沪上许多家庭的热门打卡地,更似一座“虹桥”,为孩子们架起通往知识殿堂的路,把阅读与成长的喜悦和这座城市的下一代紧密联系在一起。

徐家汇书院 海派摩登

市级图书馆,一座难求。那么区级呢?或许同样“门庭若市”。其中,前身是“旧上海市图书馆”的杨浦区图书馆,建筑高大恢宏,造型形似北京钟楼,黄色琉璃瓦覆顶,被前来打卡的市民亲切地称为“小故宫”。经过修缮后的杨浦区图书馆,里面最珍贵的彩绘、琉璃瓦、水磨石,都最大程度得到了保留。二楼中厅有一扇孔雀门,是1934年匠人们纯手工制作的原物件,门上的镂空雕花犹如开屏的孔雀尾巴,叫人流连驻足。

还有一座区级图书馆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了“现象级”的城市图书馆和海派文化打卡地。开馆一年,徐家汇书院接待了196万人次的中外读者游客,最高单日人流量超过1.7万人次,全年举办公众导览687场、新增读者证超过1.4万张,位列全市区级图书馆第一。今年暑假到馆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15%,7月份客流量达到33.8万人次,又创新高。

坐落于徐家汇教堂广场南侧的徐家汇书院,建筑设计风格简约精致,既强调对徐家汇地域、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又体现图书馆个性化特色,在一众复古的街景中,彰显着时尚摩登。漫步在徐家汇书院,地下两层、地上三层,融文献阅读、展览讲座、艺术鉴赏、文创集市等功能于一体,近800个席位让阅读空间更宽敞。在一楼的中庭处,3D打印的“光启之门”十分吸睛。走上二楼连廊的阳光阅读区,低头可看书,抬头可赏景。走到一楼,咖啡香气萦绕鼻尖,阅读之余,和家人朋友坐在咖啡店拉拉家常,舒适又惬意。

上海书城 业态迭代

去年10月,历经1年10个月重装,焕然一新的上海书城与读者如约相见,福州路上这座文化地标翻开新的一页。“我们用书架打造垂直的城市,把城市公共空间的多种功能组合在一起。”设计师俞挺这样阐释书城改造的设计理念,从一楼“书山”到二楼、三楼的“广场”,四楼、五楼的“礼堂”,六楼、七楼的“剧院”,自然光线可以从七楼天窗透过三个中庭的玻璃地板照耀到一楼“书山”,“书城是上海城市更新改造的重要文化地标,也是这座城市的缩影。沐浴在阳光里的‘城市’,是温暖的、欢迎所有人的。”10个月过去,银发的长者、带着孩子的年轻父母、结伴而来的时髦情侣,流连于书架之间。人与书的相遇、人与人的相遇,成为流动的风景线。

回归后的上海书城不仅有崭新的外观和丰富的功能,更被赋予文化业态的迭代创新升级,积极尝试不同媒介的文化内容呈现。比如,上海书展揭幕前,探索艺术与文化全新融合模式的“艺术避风港”在上海书城二楼悄然开幕,首期入驻的有东一美术馆、艺仓美术馆、上海电影博物馆。东一美术馆“最后的贵族”和艺仓美术馆“纸间漫行”的限定周边,以及上海电影博物馆的“大师”系列,悉数在艺术避风港展出售卖。“艺术避风港”会季度性更换主题,集中精选沪上正在进行的展览周边文创,让不同的展览之间以周边为线索产生新的火花与碰撞。

本报记者 孙佳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