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别让作业“变味” 一站式服务给业主吃了“定心丸” 如何说服13户业主补缴维修资金? 萌娃报到,小班化教学什么体验?
第6版:上海新闻 2024-08-29

萌娃报到,小班化教学什么体验?

68岁“小学校”迎来“1+1”发展新机

上海市淮海中路小学一年级萌娃报到 本报记者 陶磊 摄

“子灵”来了,“子航”来了,“子珊”来了……淡水路旁,梧桐掩映的教室里,很快坐满了5排小小的身影。昨天,从教30年的上海市淮海中路小学班主任陈瑜迎来了又一届一年级萌娃。由于周边街区多年来面临人口导出情况,这个地处市中心繁华地段、有着68年历史的公办小学,近年来规模始终保持“迷你”。

今年8月,市教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决定组织实施新时代本市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根据这一计划,小规模学校将有效实施小班化教学,强化学校与社区的联动,促进学校“小而美”“小而精”“小而优”发展。这个夏天,一则消息让新生家长有了新的期待:在黄浦区教育局的指导下,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和淮海中路小学一起被纳入“1+1”发展体系,由卢湾一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吴蓉瑾兼任淮海中路小学校长,两校将通过师资流动、课程共享,实现进一步优质化、均衡化、融合化及数智化发展。

“家的感觉”

开学之前,学校特意请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来熟悉校园生活。校长吴蓉瑾、党支部副书记郑斌和新生家长围坐在桌前,开始了第一次的见面。

“每个孩子都会被老师当成宝贝。”吴蓉瑾的开场白,让女孩靖翊的妈妈感叹“一下就有了家的感觉”。郑斌告诉大家,在黄浦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的支持下,卢湾一中心小学的学生能接触到的国际跳棋、冰壶、射击、咏春、科学、编程等30门课程,今后淮海中路小学的学生也能上到。从这个学期起,来自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和嘉定区卢湾一中心实验小学的多名骨干老师也会来到这里教学。

“装备”统一

和卢湾一中心小学小伙伴一样的餐垫、一样的文具套装、一样的小雨披、一样的积木拼搭玩具,统统被塞进一样的大书包……孩子们走进教室就惊喜地发现,所有的新“装备”都由老师替他们准备好了。这当中也藏着老师的心思——从入学开始,让孩子们不要养成攀比的习惯。

一样样掏出来,再一样样收拾好,个别力气小的孩子按不动书包扣或挂不上课桌旁的挂钩,好在经老师提醒,学会了举起小手寻求伙伴或老师的帮忙。

陈瑜发现,如今的小娃娃能力都挺强,年轻的父母很少再用“读书就要‘收骨头’”这样的话语“恐吓”孩子,而是和孩子一起对新校园的篮球架、小操场充满了向往。“到了新环境会有点小担心吗?”“为什么要担心?学校里又没有怪物!”男孩致远说。

有的孩子在家坐立不定,今天却格外乖巧;有的孩子表达能力很强,但还没学会倾听,耐不住性子……虽然接触时间不长,但孩子们的个性在陈瑜心里渐渐清晰起来。

虽“小”但“亲”

郑斌介绍,淮海中路小学多年来的小班化教学,让老师更有可能为每个孩子制定个性化成长方案。用教导主任、语文老师陆霖的话来说,由于班上学生人数不多,她有时间陪着完全“零基础”、笔都握不好的孩子,握着他的手,一笔一画地让他学会写字,跟上全班同学的脚步。她也更有精力去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找到问题的症结。陆霖说,校园虽小,但也因为小,老师和孩子更亲了。一次,她看到淡水路上有人在朝临街的办公室挥手打招呼,仔细一看,那竟是当年自己开导过并帮忙打开心结的一名男生。看到若干年后改变在孩子身上真切地发生,“成就感特别大”。

本报记者 陆梓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