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用镜头定格五角场新风貌 首个秋台风“摩羯”能否给我们带来清凉? 广告
第7版:上海新闻/广告 2024-09-04
今年台风生成及登陆个数均偏少

首个秋台风“摩羯”能否给我们带来清凉?

今年第11号台风“摩羯”正在步步逼近我国,并将在6日白天在海南岛东部到广东西部一带沿海登陆,预计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15级,为强台风级。与此同时,“摩羯”作为今年首个秋台风,也拉开了今年秋台风的大幕。

截至8月底,2024年的“台风季”和往年比显得有点过于平淡。据中央气象台统计,和常年同期平均相比,到目前为止生成台风和登陆台风的个数均偏少。

8月没有台风登陆我国

从历史统计数据可以看到,1949年至2023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台风2005个,年均27个,总体呈减少趋势,也表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台风生成个数明显减少。其中,生成台风个数最多的一年为1967年,共有40个台风生成。生成台风最少的年份则是1998年和2010年,均仅有14个台风生成。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的台风中,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台风登陆或影响我国。

截至9月3日,今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11个台风生成,与常年同期平均13.87个相比偏少了2.87个。其中,只有台风“马力斯”“派比安”“格美”这三个在我国登陆,与常年同期平均(5.07个)相比也偏少了,而且,登陆我国的这三个台风平均极值强度明显偏弱。

今年8月,台风进入活跃期,共有6个台风“扎堆”生成,但是,这些台风都没有登陆我国。

或与厄尔尼诺衰减有关

一般而言,跨越赤道气流所产生的西南风会与副热带高压脊南侧的偏东风,形成热带辐合带,在适合的大气条件下,热带气旋可以在热带辐合带内生成。每年的4月到10月的台风季中,通常有1/3可能登陆我国并带来影响。然而,今年以来,热带气旋生成数量偏少。

气象专家解释说,一方面,今年6到7月,在偏大偏强的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影响下,热带西太平洋地区出现偏强下沉气流,不利对流发展及热带气旋生成。与此同时,跨赤道的西南气流也较正常偏弱,降低了西北太平洋的水汽输送和辐合效应,同样不利于热带气旋生成。

另一方面,台风偏少或许和厄尔尼诺衰减的气候背景有关。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监测,始于2023年5月的上一轮厄尔尼诺现象在2024年已持续衰减,2024年5月已结束。作为厄尔尼诺次年,今年厄尔尼诺逐渐转为中性状态,台风生成频数偏少与厄尔尼诺活动的滞后效应影响有关。

秋台风或让南方“退烧”

上海昨天好不容易凉快了一天,今天副热带高压又强势回归。据上海中心气象台预报,受副热带高压影响,4日到7日,本市暑热不退,以多云天气为主,午后有局地对流天气,最高气温预计在33—34℃,并仍有冲击高温的可能。

刚刚过去的8月,我国大范围地区都经历了无差别的“大热”。高温如何才能缓解?气象专家说,冷空气和台风,是助力天气“退烧”的两大法宝。实际上,北方冷空气已经开始“发力”,8月底北方大兴安岭地区的气温一度降到5℃。然而,远水解不了近“火”,一方面,现在的冷空气势力仍然有点弱,另一方面,副热带高压确实“态度强硬”,所以,要撬动它的强势地位,可能还得借助台风。

今年的台风季尚未结束。在气象学上,9月至11月生成的台风称为“秋台风”。和“夏台风”相比,“秋台风”生成的数量基本持平,登陆个数明显偏少,但它却素来有路径偏南、势力强大等特点。目前,西北太平洋地区已经进入了新一轮台风活跃期,多个台风胚胎在酝酿或者已经开始活动。据中央气象台预计,9月5日后,台风“摩羯”的强度将快速加强,最大强度可以达到强台风级别,很可能给海南岛、广东西南部、广西南部等地带来疾风骤雨,甚至特大暴雨。

尽管“摩羯”不会给上海带来直接影响,但是,本周后期及下周初海上热带系统活跃,正给上海天气增加变数。目前的资料分析来看,8日以后本市受偏东气流影响,多分散性雷阵雨天气。气象专家表示,气温是否能下一个台阶,还得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尤其是看未来的“秋台风”是否能送来“清凉”。

本报记者 马丹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