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二维码看手绘二十四节气
本报讯(记者 马丹)今天迎来二十四节气里的白露,这是节气里第15个节气,也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意味着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这样描绘这个颇具诗意的节气,“白露,八月节。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露凝而白”,不仅是天气转凉的象征,也描绘出了夏秋转换时节的诗情画意。然而,对今夏的上海来说,天凉或许还要等一等。
对上海而言,白露节气意味着夏季逐渐进入尾声。此时,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代替,冷空气分批南下,往往带来一定范围一定幅度的降温,天气将逐渐变得凉爽舒适。上海历来有“白露不露身”的说法,指的是虽然天气渐凉,但不宜穿得太过清凉,以免生病。
但是,副热带高压“盘踞”在长江流域,今年的白露暂时暑热难消。今天一早,本市多云开场,热力十足。尽管午后局部地区会转为阴有短时阵雨或雷雨的天气,但是雨水对降温并没起到很大作用。白天最高气温又奔着34℃~35℃而去,加上相对湿度有90%~50%,体感十分闷热。据上海中心气象台预报,明天,申城云系增多,会有分散性短时阵雨或雷雨袭扰,气温比今天略低,预计在28到33℃间,但副热带高压过于强势,高温不太愿意撤退,再加上,台风“摩羯”不往上海吹,冷空气势力又颇为微弱,下周初的气温仍然蠢蠢欲动,力争突破高温线。气象专家表示,气温何时能回到正轨,变化可能出现在下周后期——届时可能会有一个新的台风生成并可能影响东南沿海。
上海的“白露”节气和上一个节气“处暑”相比,气温通常下降明显,雨水大幅减少。不过,不管天气热不热,上海的秋天都没那么轻易地到来。气象学上,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22℃才算入秋。进入白露之后,气温逐渐下降,但真正的秋天得等到10月初。此时我国的季节变化最为明显,秋季即将从北方扩大到南方,南方高温大幅降低,北方冷空气逐渐“转守为攻”。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的说法,因此会在白露节气品秋茶,苏浙和苏南一带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在浙江苍南、平阳等地,人们在白露这一天还会采集“十样白”,也就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与“白露”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