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行业近日迎来了一件大事,一道长期横亘于两家“大厂”之间的“数字院墙”终于要拆了。继9月4日淘宝天猫官宣本月底全面接入微信支付后,又紧锣密鼓地敲定了启动的时间表——9月12日后逐步向所有淘宝天猫商家开通微信支付,这意味着外界期待已久的淘宝天猫全面接入腾讯微信支付即将正式落地。
提升购物体验
9月4日,淘宝发布《关于淘宝网新增微信支付能力的意见征集》。为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淘宝计划新增微信支付能力,并于意见征集结束后,进行平台规则调整。据悉,本次调整将覆盖全体淘宝和天猫商家。
对于外界的关注,淘宝天猫方面回应称,淘宝天猫始终秉持开放的合作理念,积极探索与各平台之间的互通合作,不断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让消费者的购物更便捷、愉悦和高效。
腾讯方面表示,微信支付始终秉持开放的合作理念,积极探索与各领域之间的互通合作。此前,微信支付已与包括银联云闪付、京东支付、三大运营商旗下支付平台、数字人民币等陆续开展支付互通合作,未来也将不断探索,在保障交易安全的基础上,持续为用户提供便利。
十一年互相隔绝
淘宝和微信的互相屏蔽始于2013年。
当年7月,阿里以“控制淘宝交易风险”为由,宣布暂停与微信相关的第三方应用服务。为了绕过这一限制,提高成交率,一些淘宝商家尝试通过张贴微信收款二维码解决无法微信支付的问题,但这一“土办法”很快也被破功。不久后,淘宝卖家们就收到一则禁令,禁止卖家张贴微信二维码,“微信”二字直接成了淘宝圈层的违禁词。
11月,手机淘宝对微信进行进一步封锁,关闭了从微信跳转到淘宝商品和店铺的通道,用户点击微信上的淘宝链接,出现的则是手机淘宝的下载安装页面。
很快,另一边的腾讯也采取了反制,以“防止恶意营销”为由,屏蔽了微信中所有的淘宝链接,下载链接的跳转,化成一句“您访问的淘宝网址已被屏蔽,如需浏览可长按网址复制并使用浏览器访问”。
至此,这两个“国民级应用”长期以来处于互相隔绝的状态,用户不能在淘宝中使用微信支付,也无法在微信中直接打开淘宝商品页面。要知道,作为阿里和腾讯两家互联网巨头的头部产品,淘宝和微信均坐拥近10亿的用户,这种“汉界楚河”的局面让用户平添了许多烦恼。
开放合作谋双赢
说起本轮“拆墙”行动,早在半年前就有苗头。今年2月,很多用户在淘宝下单结算时发现,支付选项里除了支付宝还新增了微信支付。淘宝客服回应称,这是测试中的功能,仅针对部分用户开放。经历半年左右的测试和探索后,淘宝终于将引入微信支付提上议事日程。
该消息已引发多方热议,用户反应尤为强烈。大量淘宝商家对此表示支持,并普遍认为此举将为商家和平台争取更多用户;还有不少商家表示,尽早让淘宝商家用上微信支付,生意就能好得多。
作为淘宝平台的所有者,阿里为何会推动此次“拆墙”?北京市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会副会长朱巍认为,该事件与今年9月1日施行的《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简称《规定》)关系密切。《规定》要求,经营者不得利用技术手段,恶意对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实施不兼容。
就业内来看,打通微信支付,不但能让淘宝天猫吸引更多增量用户,也可以帮助其改善存量用户的使用体验。摩根士丹利就表示,此次“拆墙”有望帮助淘宝获取数亿增量用户。高盛则在研报中指出,微信支付与淘宝天猫的合作,有利于淘宝天猫开发新的低线城市用户。
“对双方来说,开放合作是双赢之选。”知名经济学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认为,淘宝本身已经接入数字人民币、云闪付等多种支付工具,连接微信支付既是对商业生态的有效补充,也可以进一步吸引微信用户、转化平台增量,而微信支付连接电商平台,也向更大的消费市场扩充了应用生态。“可以预见,在淘宝和微信支付带头下,不同平台和支付公司的合作会将更加频繁、密切,这对于商业发展、扩大消费都是好事,期待能看到更多的互联互通。”
有行业人士指出,互联网“大厂”之间的“拆墙”举动,反映了中国互联网行业将开启新一轮互联互通。“全量互通是大势所趋,巨头间支付‘破壁’只是一个时间问题,预计后续各大巨头支付互联互通,也将伴随着经验与技术的逐步成熟而加快步伐,这也倒逼各类支付主体做好支付体验,深耕用户精细化运营。”
透镜研究创始人况玉清表示,淘宝天猫将接入微信支付一事无论是象征意义还是实际意义“都挺大的”。各个互联网生态之间的生态壁垒一直存在,如果阿里的顶级生态和腾讯的顶级生态之间的界限得以破除,对于平台反垄断以及各个互联网生态的相互开放和打通,都有重大的积极意义。本报记者 杨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