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链3D云阵相机体验
2024全球创业投资大会现场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陶磊
作为浦江创新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WeStart2024全球创业投资大会连日来在张江科学会堂举行。大会围绕创业、资本、孵化、服务,构建创投新范式,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6大硬科技赛道,2000个初创项目济济一堂,100个优选现场路演,超200家投资机构驻场……资企“联姻”、同频共振,创业者和投资者因硬科技而激情蓬勃。
投小投早投长投硬
“我们从成立第一天开始到今天,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投硬,投资了480多家硬科技企业。这其中,包括2013年投资光子,2014年投资半导体,2015年投资商业航天,2019年投资大模型、量子聚变、核聚变,都是创业项目极早期我们就投资了。”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是中国硬科技理念的提出者,组建了专注于硬科技的双创平台,搭建科技创业孵化生态体系,并倡导发起了专注于硬科技的早期风险基金。他在主题演讲中现身说法:很多人认为太早期的前沿项目不靠谱,简直是天方夜谭。事实证明,投资“硬核”科技创业,看上去早期风险很高,后期风险却更低;相反,那些看上去后期风险低的项目,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现在累积的风险已经很高了。
目前,科技革命演进越来越复杂,不确定性越来越高,周期越来越长。例如,光刻机的零件超过10万个,可控核聚变的研发周期至少50年。“面对超复杂、超宏观、超微观、超极端环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即将诞生的新领域、新方向,金融制度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创新,超长期和超耐心是‘硬科技’资本必须升级的内核关键词。”米磊坦言,我国没有发展出OpenAI这样的颠覆性公司,就是因为金融制度的创新,跟不上科技创新。
AI、可控核聚变、量子、人形机器人……这些领域都蕴含着颠覆未来产业的“硬元素”,硬科技发展本身决定了需要耐心资本、股权融资、早期投资,中国金融投资体系需要紧跟科技革命浪潮,发展投早投小投长投硬的风险体系。米磊说,中国现在早期股权投资还远远不够,我国银行还是以贷款为主。进入到科技革命的新时代,银行应该发展成以股权为主,贷款为辅的新模式。
资本与创新双向奔赴
在大会嘉宾的演讲中,“耐心资本”“募投管退”“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天使投资”和“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等科技金融关键词高频出现,成为全场关注与热议的焦点,也是聚焦科技金融未来发展的核心要素。
上海自2022年11月获批成为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以来,上海科技金融建设迈入了一个加速推进与持续创新的崭新阶段。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涵盖了科技信贷、投贷联动、科技保险、投资引导、上市培育等方面,为科技金融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次大会就是一场资本与创新的双向奔赴。在为期4天的会期内,连续13场、100多个全球初创硬科技项目的“马拉松”式路演,让人形机器人、基因治疗、脑机接口、量子计算、心血管介入、芯片检测、新型储能等一批前沿赛道的核心技术现场高光亮相。特别是国际路演专场里,来自法国、德国、匈牙利、津巴布韦、摩洛哥、中国香港等国家与地区的优质项目同台竞技,国内外创投资源互联互动,共同探索全球合作新路径。
大会期间,“WeStart全球投资对接平台”同步启动,打造365天“永不落幕”的全球创投合作对接机制,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人才、技术、资金、市场等有效链接,赋能科技创投良性发展。同时,上海国投、中金资本等创投界的“顶流”也开设国投路演专场和中金路演专场,凭借投资机构的专业能力及资源优势,与大会现场诸多“科创猎手”一起,挖掘优质项目,全力成就来自全球的硬科技创业者。
本次WeStart大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科技部成果转化司、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承办,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等联合承办。大会以“重构·新生”为主题,聚焦科技创业与投资,打造“为项目找资本、为资本找项目”的全球化平台,不断撬动资本能量,为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本报记者 马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