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闲听两三声(篆刻) 有一种幸福叫陪伴 边界感 天宫就在牧村外 “夏志”的蒙太奇 六月红
第15版:夜光杯 2024-09-11

六月红

周华诚

本来,这篇文章应该在农历六月写的。现在六月过去了,七月也过去了,农历八月已经开启,北京的秋天正在降临。晚上出去,在后海边走路,晚风吹来很是凉爽,觉得有秋意凉。

这篇文章的题目早就想好了,有点长,叫作“六月红,六月黄,六月黑以及六月白”。六月黄是螃蟹,六月白是一种植物,可以用来泡茶喝,又叫六月雪。六月黑是什么,我居然已经忘了。六月红呢,是一种荔枝的品种。六月间我去新疆,结束后绕道去了广西,是因为想去看一眼广西的荔枝。北流的作家朋友梁晓阳,早就跟我说过,北流的荔枝很多,荔枝成熟季一定要去他的家乡走一走。

我去的是广西北流市隆盛镇安平村。一路上,在田野中间有许多荔枝树。晓阳不好意思地告诉我,今年的荔枝是小年,没有什么收成,实在不好意思。似乎荔枝遇上小年这件事,是由他造成的。他和当地作家曹美兰老师一起,开着车,载着我,在乡间道路上行进,又在一棵又一棵荔枝树旁停留,希望我能亲眼见到长在枝头的荔枝。

但是,遗憾,荔枝们在甲辰年夏天纷纷从荔枝树上消失了。这是荔枝们的隐遁之年。晓阳兄给他在乡间生活的弟弟打电话,让弟弟跑到四处去看看,有没有哪一棵荔枝树的枝头还有荔枝。过了一个小时,他弟弟在电话里说,找了一圈,所有的荔枝树上都没有荔枝。

这很有意思。晓阳兄原本还说,当地有个香肉荔枝节,很有特色。香肉性热,荔枝也是性热,这两种食材炖在一起,江南的人,很少会在夏天去吃,似乎是有违时节。而当地人偏偏在夏至前后,大啖这种美食,觉得于身体大有禆益。我去了晓阳兄的老家,一路上的水果摊都买不到荔枝。本来,我对荔枝也没有什么执念,只是想看看当地的农人,若是在荔枝林里采摘,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如果能见到种荔枝的大户,听他聊聊荔枝种植一年四季里的故事,是比吃荔枝更好的事。晓阳兄一路跟我介绍荔枝有哪些品种,比如:桂味,冰糖荔,鸡嘴荔,糯米糍,等等。每个品种的滋味都不同。当地最普通的一种,叫做六月红,果实小小的,外壳红红的,长在高高的枝头,采摘时经常够不着,就会留着一些在枝头,时节过了,还是红红的,引得鸟雀在枝头会集,叽叽喳喳,讨论半天,争食半天。去晓阳兄老家的山路弯弯曲曲,与一条河流相伴相依。河是大爽河,流入北流河,再汇入珠江,向南入海。沿大爽河一路往山里去,车窗外常有荔枝林,虽没有荔枝,而我觉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路上遇到小孩放学,人人都抱上一箱牛奶,走在回家路上。山路很远,背负书包和牛奶也并不轻松,山里孩子却一个个都是欢欣快乐的。遇到一个小姑娘在走路,超车时,晓阳兄用土话和小姑娘打招呼,问她家在哪里,答是前面十来里路的地方,一个小村庄。同车的作家曹美兰很有爱心,就请小姑娘上车,顺路送她一程。就这样,我们在车上聊了一会儿,小姑娘十一岁,深龙小学五年级学生。到了离她的小村不远的岔路口,小姑娘下车,我们合影留念,道别。后来我离开广西回到杭州后,晓阳兄嘱我选了自己的几本书,适合小学生读的,认真地签上名字,寄到深龙小学去了。扉页上写着,“送给黄某某同学”。想起当时场景,山里孩子对人有质朴的信任,即便是陌生人,也没有那么多生生的戒备,这在我们看来,反而要感谢人家的这种信任了。对于清澈的信任,又该还以怎样的回报呢?

晓阳兄,是我在鲁迅文学院的同学,这些年写小说、写散文,都卓有成绩。曹老师美兰,也是当地的文学生力军。我们就在天空下坐下来。后来又来了一群朋友,大约有一二十位,我们在晓阳兄老屋的楼顶上,在深山黄昏的天幕下,摆开两大桌子。吃肉,饮酒,天空越来越蓝,直到幽暗,屋檐下点起灯盏。而我们,围着桌子,相互拉着对方的肩膀,饮了许多许多酒。

寻访六月红时,我们在乡间田埂上走着,遇到农人,遇到百香果、香蕉、苞谷,还第一次认识了木薯。百香果与香蕉是轮番耕作。晓阳兄家后的天堂山,海拔一千二百七十五米,云雾飘在山上,仙气袅袅。山顶的巨大的风车,就在云雾之间。这一段记忆,我想,就可以叫作“六月红”。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