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瑜
近日,在一场关于“新江湾城水上休闲活动‘堵’与‘疏’”的讨论中,一位生态专家提到小灵猫引起人们的注意。
新江湾生态廊道栖息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小灵猫。据知情人士介绍,去年杨浦区在某工程开建前,通过在水上建浮桥让小灵猫顺利渡河,没有给小灵猫造成生命危险,也没有造成工程大的损失。这得益于奉贤狗獾的前车之鉴。大家都明白,如果事前不做好小灵猫保护的紧急措施,等后面再停工补救,损失将会更大。
说到奉贤狗獾,媒体整整跟踪了四年。从最初爆出奉贤世界外国语学校的建设因为十几只狗獾的存在而暂停,到花费千万元为狗獾建好新家才让学校复工,狗獾的命运让人牵肠挂肚。虽然补救措施精益求精,结局皆大欢喜,但心中还是有些遗憾,如果事前就把这群狗獾安顿好,再安排建造学校,该有多好。
让人欣慰的是,虽然奉贤狗獾是一个事后补救的案例,但用专家的话来说,它也创造了一个范例,开了一个特别重要的头,给《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的立法工作提供了思路,从制度上体现了上海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
吃一堑,长一智。奉贤狗獾是一个范例,我们可以吸取各种经验教训。小灵猫过河,就是充分吸取经验教训的结果,事前就拿出措施,把风险解决在萌芽状态。
当前,上海正全面推进美丽上海建设,朝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迈进。在这过程中,会有曲折,会遇困难,但只有不断思考,自我修正,上海一定会越来越和谐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