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30日 星期一
我火箭军向太平洋海域发射一发洲际弹道导弹 沪指创四年多来最大单日涨幅 复旦一号(澜湄未来星)发射成功 看  机器人为你泡咖啡  瞧  无人机变身消防员 央行政策推出组合拳,影响几何?
第7版:综合新闻 2024-09-25

复旦一号(澜湄未来星)发射成功

实现我国首次对紫外波段的极光谱观测

本报讯(记者 张炯强)昨天,“复旦一号(澜湄未来星)”在山东海阳东方航天港,搭载捷龙三号运载火箭点火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成功。仰望星空的复旦人,从此有了一颗“复旦星”。

“复旦一号(澜湄未来星)”由复旦大学与上海航天空间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制,将围绕太阳大气数据和澜湄区域大气数据开展跨国科学研究,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六国开展太空观测与技术应用交流合作提供重要平台。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空间活动不断增加,对太阳活动研究与预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复旦一号(澜湄未来星)”卫星搭载两个载荷。其中,主载荷为“核科一号”对日探测光谱仪,旨在获取紫外波段太阳大气的精细光谱,有望在280nm波段首次获得来自中国卫星的优于0.1nm精度的耀斑精细光谱。该载荷由复旦大学马余刚院士指导,复旦现代物理研究所(核科学与技术系)杨洋副教授团队负责设计研发。

“迄今为止,人类对太阳爆发活动的机理尚处于探索阶段,无法进行精确的推演与预报。”杨洋介绍,目前,国内对耀斑进行优于0.1nm的280nm波段光谱线型观测尚属空白。该载荷实现了我国首次对该波段的极光谱观测,将为我国未来航天和深空探索提供数据支撑。

卫星搭载的第二个载荷是毫米波大气湿度廓线探测仪,微波遥感能穿透云雨,观测风暴内部结构,准确显示三维大气温湿度廓线分布场。该载荷获取的数据可服务我国黄河、长江、珠江等水系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地区的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灾害监测、海洋管理等,为水资源监测和预警提供数据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核科一号”还附载一套由周鹏教授设计的“青鸟”二维通信与存储芯片测试装置,该装置是国际首次测试二维半导体芯片在空间中的特性,为开拓其高可靠性应用奠定重要外空实验基础,有望为我国空间电子器件带来跨越式发展。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