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1日 星期五
上海十院破茧成蝶项目挂牌成交 “探月大眼睛”年底完成基本建设 科技成果走下“书架”摆上“货架” 小身材大能量的miRNA缘何摘奖
第3版:综合新闻 2024-10-08
华东师大为科研人员设“转化门诊”打通瓶颈

科技成果走下“书架”摆上“货架”

本报讯(记者 王蔚)国庆长假后第一个工作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高级工程师鲁力立就急着去一个特殊的“门诊室”挂号。她说,节前已去过一次,假期一直在按“坐堂”专家的意见做各种准备工作。鲁老师挂号的这个“门诊”,是学校专为因科技成果转化难而焦虑的研发人员设立的,由专家团队开出“药方”,帮助他们让自己的科研成果尽快走下“书架”,摆上“货架”,走向广阔的应用市场。

不敢转、不会转,手握科技成果的高校科研人员常因此遭遇困境。为此,华东师大在上海市科委的指导下联合技术转移专业机构设立“科技成果转化门诊”,向科研人员提供“一对一”的专业指导和解决方案,降低他们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法律风险、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接诊团队由成果转化、技术转移、IP管理与运营、法律、投融资等领域的专家组成,他们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不少成功案例,服务过的转化项目众多,其中不乏成功上市的企业。

9月末推出的首场“转化门诊”,共有9个项目预约“问诊”。专家团队针对各个项目的转化难点,从商业识别、路径设计、专利布局等多个维度,为它们一一量身定制转化方案。鲁力立研发的“教育元宇宙未来课堂”项目,在2022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首次发布,就获得广泛关注,但迟迟未能顺利完成转化。咨询过程中,专家从多个角度提供了详细、规范、多元的转化方案。

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孙越一直致力于植物碳封存应用研究,目前已授权多项相关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虽然陆续收到多家企业提出的产业化合作意向,但她不知以何种形式与企业对接、合作更好。在“门诊”中,专家从知识产权及教师利益保护的角度给出专业分析,向她提供了3套方案。

眼看着同事走出“门诊”喜上眉梢,生命科学学院高级工程师高良才也来“挂号”了。高老师在中药资源领域深耕多年,研发成果在治疗糖尿病和高血脂方面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但他一直未迈出关键一步。“我已预约下次‘门诊’,非常期待能与‘坐堂’专家深入探讨具体的转化策略。”他说。

目前,华东师大正全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系统性改革,在制度建设、管理体系、要素汇聚、队伍建设、知识产权、营造氛围等方面打出系列改革“组合拳”。为全面赋能科研人员,实现从科研项目评估、市场对接、谈判协商到落地实施的全链条专业化服务,学校还积极引入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拓宽转化路径,显著提升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与质量。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