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3日 星期日
全球首个渐冻症对因治疗药物托夫生注射液在国内获批上市 广告 95年,“新民”与“复旦新闻”同庚 物理与AI撞出“机器学习能力”
第6版:综合新闻/广告 2024-10-09

95年,“新民”与“复旦新闻”同庚

新民晚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共同纪念创刊、创建95周年活动侧记

百余名晚报新老读者和复旦新闻学院学生共享“新闻与记忆” 本报记者 陶磊 摄

“我是第一个报名的”,昨晚,家住浦东的于海清赶到复旦大学蔡冠深报告厅,前来参加一场特殊的报告会——“新闻与记忆”,新民晚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共同纪念创刊、创建95周年活动。“我是大连人,2000年作为引进人才迁居上海,24年了,一直与新民晚报相伴,我喜欢‘夜光杯’,喜欢晚报的体育新闻、社会新闻。晚报,是上海的名片,是这座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现场,百余名晚报新老读者个个不顾路途遥远而来,他们和复旦新闻学院学生共享“新闻与记忆”。

复旦新闻学院(系)与新民晚报同庚,均创建于1929年,今年95岁。新民晚报是中国大陆迄今连续出版发行时间最长的报纸,复旦新闻系是中国最早的新闻专业。因此,1929年,是中国新闻史的重要一章。

复旦新闻学院教授张力奋讲述两者的渊源:新民报(新民晚报前身)的创始人之一吴竹似先生,正是毕业于复旦大学。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吴敬琏是吴竹似之子,早年曾在复旦大学任教。1938年,新民报与复旦新闻系均因战乱西迁重庆。新中国成立后,复旦新闻学院(系)为新民晚报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报社多位总编、大多数记者来自复旦新闻学院。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说:“我们同根,源于同一年。我们有缘,95年后又交汇起来。”

与会嘉宾们共同追忆中国著名的老报人、晚报前辈赵超构先生。嘉宾之一的新民晚报前副总编朱大建拿出一本1946年版的《延安一月》,这是赵超构于1944年6月访问延安后所著,写一个真实的延安,在新民报连载81天,周恩来称之为“中国记者写的《西行漫记》”。

另一位嘉宾、新民晚报前副总编严建平回忆:“赵超老杂文的风格与报社‘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宗旨是一致的。他说我们要做穿梭于百姓之间的燕子,晚报的风格就这样保持了下来。”

复旦新闻学院大三学生郭一禾提问:融媒体时代,媒体要跟着老百姓走,现在老百姓需要什么?嘉宾之一、新民晚报记者晏秋秋回答:“用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的事,不仅这么说,还要这么做,要有比较好的互动和沟通。”

复旦新闻学院博士生施好音很关心报纸如今如何吸引优秀人才。朱大建说:“纸媒仍有优势。它会教你如何言简意赅地写小文章,它会教你怎样具备新闻的敏感性,还会教你怎样提问题。金子,在新媒体可以发光,在传统媒体也可以发光。”

跨越95周年,迎接百年华诞,仅有5年时间了。转型、融合,引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都是复旦新闻学院及新民晚报这两个中国新闻业界的“最早”今后必走之路。

本报记者 张炯强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