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4日 星期五
瑞气云集(中国画) 梓室余韵 影子的觉醒 记忆里的弄堂风景 何以新华路
第13版:夜光杯 2024-11-15

梓室余韵

尹昊

没有他,江南美景会少一半。

美国人誉之为“中国园林之父”;日本人尊其为“中国园林第一人”;中国人则亲切地将其与梁思成共称为“南陈北梁”。贝聿铭推崇其为“一代园林艺术宗师”。

他,就是陈从周,中国古典园林的守护者和复兴者。

“郁郁乎文,吾从周”(《论语》)。陈从周,1918年11月27日生于浙江杭州一个有着浓厚书香的商人家庭。原名郁文,字从周。他对文史情有独钟,古建筑园林的学养亦极为深厚,曾在数所大学教授中国古建筑研究。

陈从周先生以一双诗眼看园林,生平著述颇丰:《说园》《中国名园》《中国建筑史图集》《上海近代建筑史稿》……以《说园》最为精辟“谈景言情、论虚说实、文笔清丽”,影响力远及日、俄、英、美、法、意、西班牙等地。梁思成曾评价“以散文的优美代替了枯燥的说理,解决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语法’,形成了关于中国古典园林的独特的阐释方法”。叶圣陶在关于《说园》的一封书信中说,“熔哲文美术于一炉,以论造园,臻此高境,钦悦无量。”

陈从周是中国园林大师,更是一代名士。

他师从夏承焘写诗作词、从王蘧常学文史、从胡山源学昆曲,而古文追随的是“桐城派”一脉的徐昂,国学堪称正宗。后,陈从周先生经著名金石家方介堪引荐,拜张大千为师,成为大风堂入室弟子。

30岁那年,陈从周先生首次在上海举办个人画展,以“一丝柳、一寸柔情”的诗情画意和独特风格轰动画坛。张大千亲自站台,并特地题写“门人陈从周画展”。次年,陈从周先生出版了第一本画集《陈从周画集》。冯其庸曾评价陈从周:“治建筑园林,治诗词,治书画,治昆曲,治考古文物,治种种杂学,谐能融合贯通,化而为一,所谓文武昆乱不挡,是为大家,是为人师”。

陈从周先生与嘉定有着不解之缘。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嘉定孔庙,他参与指导修复、设计工作;上世纪八十年代,嘉定明代园林秋霞圃在他指导下根据历史资料修复,园内有很多匾额便是陈从周先生亲手题写。如今,坐落于疁城环城河畔的明澈山房,是作为江南园林爱好者的我以陈从周先生的“为情造景”“诗情画意”境界说理论,致敬先贤而建的园舍。

陈从周先生喜欢把自己称为“梓人”(木工),书房取名为“梓室”,叶圣陶为其篆字题额。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极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陈从周先生将最后一部文集取名为《梓室遗墨》。今年,是陈从周先生诞辰106年,值嘉定孔庙“孔子文化节”,在陈从周先生亲授弟子郑伯萍、刘天华、石迅生三位先生的鼎力支持下,“梓室余韵——陈从周园林书画纪念展”在明澈山房举行。记得陈从周先生曾为浙江兰溪“芥子园”题过一副“高艺谁云绝响,流风我是传人”对联,这也正是陈从周先生精神追求的写照。

遗墨照眼;余韵悠长。

是纪念、是缅怀,更是向这位中国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学家的致敬展览。阳月秋日,于疁城环城河畔、处明澈林园;品从周先生遗墨,听昆曲评弹管弦丝竹吴侬软语绕梁雅韵。明澈四时,与您有约。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