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5日 星期日
年味将在传承中越来越浓 一群人点亮一座城 我们的春节,成世界“非遗”
第3版:要闻 2024-12-05

我们的春节,成世界“非遗”

评审现场,大屏幕播放春节宣传视频 本版图片均为新华社发

评审现场,中国代表团向前来祝贺春节申遗成功的代表赠送红包

小朋友表演舞龙喜迎龙年新春(2024年1月18日摄)

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4日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至此,中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助力传统文化升温

春节,不仅是中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它所承载的不仅是家人团聚、辞旧迎新、祈福安康的愿景,还有深厚的历史、伦理与社会意义。每年春节的庆祝活动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到次年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涵盖了扫尘、贴春联、吃团圆饭、祭祖、拜年、庙会、社火等丰富的文化实践,这一切都象征着对未来的美好期望与对家国情怀的坚守。

“春节在中国农历第一个月的第一天标志着新一年的开始。人们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迎接新年,祈求好运,庆祝家庭团聚,促进社区和谐。这一过程被称为‘过年’。”在申遗文本中,这份描述深刻揭示了春节与中国人深厚的情感和文化认同之间的紧密联系。

“我们在申遗文本中把春节定位为一种社会实践,这一点特别重要,也非常宝贵。”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教授黄悦认为,春节并非单纯的民俗节日,而是庆祝春天到来的仪式,“体现了中国人循环的时间观”,对于农业民族来说,更激活了国人对古老知识体系的重新挖掘和认识。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高春明认为,在上海,现代化城市和传统年俗有机结合,过年时,年轻人会穿着传统服饰到豫园看灯会,也会到博物馆去感受历史文化。2025年春节,上海将举办汇集全国新春民俗特色的非遗活动,“申遗成功一定会更添一把火,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续升温”。

提供全球非遗经验

中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成就举世瞩目。昆曲、京剧、藏戏、古琴、端午节、二十四节气……这些非遗项目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见证,它们的成功申遗,意味着中国文化的全球认同和尊重。

春节申遗成功也是全球文化对话的重要突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春节”申遗团队成员朱刚是此次“春节”申遗工作的具体负责人之一,他认为,春节的文化符号是吉祥、和谐与美满的象征,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将春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意味着这一文化符号的价值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

与春节相关的传统活动不仅是文化展示,更是社会经济的推动力。在春节的庆祝中,伴随而来的是巨大的节日经济效益,从餐饮、旅游到文化商品的消费,都体现了春节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紧密联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审议春节申遗时,特别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春节的申遗成功也为全球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展示了如何将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结合起来。

增强全球文明包容互鉴

2023年12月,春节正式被列为联合国假日,“中国年”升级为“世界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已有近20个国家将春节定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共享欢乐喜庆的春节氛围,感受绚烂多彩的中华文化。

从国家级“非遗”到世界级“非遗”,春节的申遗之路象征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认为,“春节”这一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申遗成功,是对文化传播的有效回应,“这是我们保护传统文化,留住传统生活方式,传承特色年俗的一种方式,是保护和传承春节文化的开始,申遗成功是起点而不是终点。”

当中国的春节逐渐具有了世界性,黄悦表示,“这实际上是人类对于节日的一种共同需求”,为中华文化开展文明互鉴、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驻京记者 赵玥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