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1日 星期二
神奇  “保温杯”能淡化海水 智造  巡检机器人“会思考” 亮点  “行之”改变未来出行 中国首台 全植入人工耳蜗样机在沪研制成功 企科模式  创杂交粳稻制种新纪录
第7版:科创上海 2024-12-05

中国首台 全植入人工耳蜗样机在沪研制成功

中国首台无需任何外部设备、完全植入患者体内的全植入人工耳蜗,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和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研制成功,并于日前在双方联合主办的“全植入人工耳蜗技术研讨会”上首次公开亮相。

项目首席科学家吴皓教授介绍,上海九院联合上海微创历经5年技术攻关,依托微创医工交叉孵化平台,攻克了高灵敏度皮下声学传感器收声技术,研制成功这款国内首台全植入人工耳蜗样机。基于高灵敏度皮下声学传感器的全植入人工耳蜗,收声频率响应范围广、动态范围大、灵敏度高,结合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算法-SmartSonics不仅能显著提升降噪效果,还能通过神经刺激编码策略-NeuroHarmony增强音乐感知能力,同时兼容3.0T磁共振(MRI)扫描的功能特性。吴皓教授表示,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皮下声学传感器研发及其动物实验的成功开展是国产全植入人工耳蜗进入临床验证阶段的重要里程碑。

人工耳蜗是一种为重度和极重度听力障碍患者恢复听力的高科技有源植入医疗器械。我国需要人工耳蜗植入的患者超过1000万,但人工耳蜗植入总量仅13万例,绝大多数听障患者未能得到干预。

传统人工耳蜗由体外声音处理器和体内植入体构成,体外声音处理器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发送至体内植入体,直接刺激听神经来重建听觉功能。由于传统人工耳蜗的体外机附带残障标签,存在易丢失等问题,致使佩戴者体验感差,影响其日常活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工耳蜗治疗的普及。

全植入人工耳蜗的最大优势是将传统体外装置完全集成于体内,使佩戴者外观上与常人无异,其研制的最大瓶颈是解决皮下声学传感器的收声和体内降噪难题。由于该产品技术壁垒高、难度大,因此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为“突破性医疗器械”,迄今在全球范围内无上市产品,仅有三家公司(Cochlear、Envoy、MED-EL)的产品进入探索性临床验证。

本报记者 左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