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
领手纸、买饮料、刷门禁,为啥都要“刷脸”?把消费者的脸“刷”走后,那些隐藏在摄像头后“不露脸”的企业,究竟要拿去派什么用场?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常碰到“刷脸”的烦恼?有没有对“刷脸”的安全隐患感到忧虑?
其实,不只是面容信息这样的个人生物信息被过度索取,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个人信息也有被过度索取的问题。上饭店吃饭,店里明明有服务员,却不肯人工点单,坚持要顾客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提交手机号码注册会员来下单;口渴了去自动贩卖机买瓶水,得先扫码“自报家门”;最夸张的是,在浴室里打开储物柜也得靠“刷脸”,每个储物柜上装着一个摄像头,许多个摄像头明晃晃地对着走来走去的浴客。
在处处都要扫码和“刷脸”的时代,谁来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消费者对“刷脸”安全性的重视,很大程度上源于2021年央视“3·15”晚会。当时,央视曝光了科勒卫浴上海部分门店、深圳和苏州的宝马4S店等许多商家在未告知消费者的情况下,安装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摄像头,对所有进入门店的消费者抓取面容信息并自动生成编号。这样一来,商家就能进行所谓的“判客”。事件曝光后,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立即立案调查,责令科勒改正并罚款50万元。然而几年过去,人们发现,人脸识别的应用场景并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
技术本身没有对错,但如何合法合规地应用,却取决于商家的选择。特别是,当AI换脸变得越来越容易、越来越以假乱真的时候,这些个人生物信息能不能被商家保护好,是一个亟待重视的问题。
几天前,持续半年的上海“亮剑浦江·2024”消费领域个人信息权益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发布成果。人脸识别滥用,就是其中一个重点整治领域。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市商务委、上海市房管局等监管执法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以及上海市消保委和有关行业协会等共同参与,在过去半年中,在健身场所、商场超市、无人售货机、文旅场所、教培机构、售楼处、住宅小区等生活居住场所,针对个人信息被“过度采、强制要、诱导取、违规用”现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数据显示,上海已推动全市600余家商超门店、6300余家酒店、70余家公共体育场馆、1200余家游泳馆和健身场所、2900余个公共厕所完成“强制性”“滥用化”刷脸的自查整改。督导申通地铁对全市地铁站内1400余台无人售货机完成排查整改,对其中存在问题的829台无人售货机暂停人脸支付功能,待整改完成后再上线。此前被媒体曝光并引起争议的鲁迅公园公厕刷脸取纸机,也已被拆除。
为什么要对一台自动出手纸的机器较真?这并不是小题大做。相反,个人信息保护无小事。从管理者、监督者的角度出发,不能仅仅做到事后处罚,事前治理、溯源化治理、系统化治理更加重要。例如,要加强对企业的合规培训,让企业知道哪些是禁区、雷区,哪些是可以依法获取的。同时,要加强宣传,对消费者特别是相对不敏感的老年群体、青少年群体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普及宣传,加快全社会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形成,努力遏制在消费场景下个人信息被滥用和过度索取的乱象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