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上海”专题审议现场 本报记者 刘歆 摄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上海”专题审议现场 本报记者 刘歆 摄
昨天下午,上海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专题审议会,分别就“深化‘五个中心’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和城市治理现代化”“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上海”“聚力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持续深化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统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5个议题开展审议。
深化“五个中心”建设 打造企业出海“桥头堡”
扩大开放、提振消费、中企出海……在“深化‘五个中心’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审议会上,15位代表积极建言献策。
“加快建设‘五个中心’是党中央赋予上海的重要使命,也是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市人大代表吴金城第一个发言,他建议将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和周边地区等打造成为中国企业出海国际总部的集聚区和桥头堡,并通过进一步完善部市合作、市区协同推进机制,形成推动改革突破的强大合力。
申万宏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健代表关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他建议,给予上海在跨境金融产品创设上更多先行先试机会,更好地满足境内居民和金融机构金融资产配置和境外机构配置境内资产的需求。具体来说,可以适当提升上海辖区内金融机构和资管机构的QDII额度,支持加大境外市场指数ETF产品的创设;支持证券公司开展跨境衍生品业务,进一步引入全球资金、提升市场活跃度。
在今年的会场里,“消费”成为高频词。美团公司副总裁毛方代表建议,将提振消费的重心放在服务消费领域,逐步将促进消费的工作重心从商品消费转向商品与服务消费并重,激发消费者的边际消费意愿,进而带动消费增长。在消费券发放上,建议不仅要给本地居民发券,也可以给外来消费人群发券,激发他们来上海消费的意愿。
东方国际集团数字公司(筹)总经理陈峥代表则把目光放在了“出海”上。他建议出台创新政策,鼓励在境外通过灵活创新及合规的投资方式设立贸易公司,形成立足全球、跨国经营的氛围,推动贸易方式的创新实践,同时鼓励企业自建、共建海外仓,打造多位一体的国际营销网络。
本报记者 张钰芸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推进社区工作者阶梯式培养
在“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和城市治理现代化”专题审议会上,“社区工作”话题热度颇高。
普陀区长寿路街道永定新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龚顺美代表做了个关键词搜索:“社区工作者”的搜索量是1470万;加上“上海”二字,搜索量是992万,占比达到了67%。“这几年上海社区工作者广受关注,目前申城共有6200多名社区工作者,平均年龄40岁,大专以上学历占80%左右。这样一个画像我觉得很亲切,因为我就是其中之一。”
从“年纪轻轻怎么能干得好”到“年轻就是好”,龚顺美感觉到这些年来百姓对社区工作者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她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认可,二是配置人才时要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三是给社区工作者更多的展示平台,特别是市一级的平台。
徐汇区凌云街道阳光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卫华代表在基层工作已经15年,对社区工作情怀满满。她提到,要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稳步”加“摸着石头过河”,走出超大城市治理道路。“‘稳步’是要建立后备人才储备以及阶梯式的培养机制,二是要修正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准入和退出机制。‘摸着石头过河’就是要创新,建议联合高校相关专业,搭起一个进修的平台。”
东方广播中心上广新闻频率一级主播胡晓丽代表想为基层书记“减负”。她说,网络上有“元芳你怎么看”这个热梗,而在基层治理中,则是“书记你怎么看”。“现在很多资源下沉到了社区,可往往把责任高度聚焦到了书记身上,而让居民区主任成了配角。”胡晓丽呼吁,社区工作者要在团队中各司其职,“不能只盯着书记”。
本报记者 郜阳
打造和谐共生美丽上海 高品质又有烟火气
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上海”专题审议会上,13位代表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绿色技术创新、打造高品质的宜居家园等话题发言。
“上海已建成近千座公园,市民感受度、获得感都很高,但市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总是不断提高的,现在公园美虽美,但似乎缺了点烟火气。”浦东新区金高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施政代表认为,城市环保最重要的部分不在于种了多少树,而是在于集约高效,“城市是设计给市民使用的产品,生态环境好不好,最科学的评价是看市民愿不愿意去使用它。建议以更加包容的心态开放公园、河流等生态场景的使用方式,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图景。”
“近年上海污染防治工作体现了以下特点,从末端污染治理为主逐步向更加注重源头防控转变,从‘还污染历史欠账’逐步向美丽上海转变,从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向更加注重管建并举、长效管理转变。”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供排水规划设计所所长彭丽娜代表建议,要深入落实本市污水系统治理实施方案,关注污水治理的源头减污、过程管控、末端挖潜以及体制改革等各个环节,同时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注重长效机制建设和政策供给,确保治理工作的规范化和长效化。
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资深总工程师许丽萍代表关注高标准建设“无废城市”,她认为“无废城市”建设要强化“源头控制、强调绿色设计”,最大程度节省资源和降低处置成本,可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注重通过行业的典型实践总结经验,并且强化相关政策配套文件的支撑力,即对配套政策的系统性、针对性、可行性、实效性进行客观评价,并持续完善政策体系的供给效能。
本报记者 范洁
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 升级场景提供“情绪价值”
“2024年来沪的境外游客已经突破了600万人次”“上博去年接待观众总数达到658万人次,增长了370%,甚至超过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去年豫园灯会点亮巴黎”……在“聚力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持续深化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专题审议会上,一则则爆款的文化现象,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数据点燃了代表们的热情。代表们围绕场景打造、资源开发、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建言献策。
“只要我们坚持内容为王,打开更多创新方式,文化软实力一定可以转化为发展的硬实力!”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代表分享了上博埃及展的经验,他建议不断深化文旅商体产业联动,为观众游客打造丰富多元的创新一站式文旅体验新场景,当下的文化消费出现了一个强交互的需求,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继续加大对优秀文化场景的支持力度,出台更多积极的政策举措。上海广播电视台首席主持人王海波代表建议,打造好的文化场景还要提供强“情绪价值”,这对文化活动从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妨让有才华的年轻人大显身手。
现场,不少代表建议加大挖掘本市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力度。金山区博物馆馆长余思彦代表表示,上海的古代城市遗迹多数分布在郊区,然而目前除广富林遗址外,多数文化资源开发不足。他建议,可将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串珠成链,打造一条独具特色的文旅线路。
上海而今迈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邹文权代表则建议,滨江地带的码头承载了不少红色文化记忆,可以打造成独特的文化地标。
本报记者 曹博文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绘就“有颜有料”沪派乡村
绘就超大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画卷,该如何凸显江南文化内核,怎样统筹乡村风貌保护与产业发展?在“统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专题审议会上,人大代表们建言献策,探讨如何打造有“颜”又有“料”的沪派乡村。
农业增效益,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强化科研布局,发展现代设施。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居晓方代表表示,多种优质农产品和种源走出了上海、迈出了国门。她建议,要围绕重点领域、市场热点及产业需求、核心技术难题等布局农业科技创新项目。
农村增活力,要加强规划、加快建设,盘活存量资源,优化土地分配,完善乡村长效管控,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传承乡村历史文化。金山区副区长,民革上海市委副主委蔡宁代表就“农民集中居住和撤制镇协同发展”给出建议。他表示,南北方农村有很大差异。南方乡村星罗棋布、依河而居,风景美但比较“散”。上海推出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投入大量资金,如今成本越来越高。他建议把农民集中居住和撤制镇发展结合,居民往新城地区转移,既能带动撤制镇的发展,又能节约成本。
农民增收入,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益海嘉里金龙鱼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常务副总裁牛余新代表认为,乡村振兴需要软硬件相结合,既要做出品牌,也要创造价值。“当前,上海很多乡村建设得很好,点做得不错却没有形成网,有些尝试做了网,却没有形成平台。”
上海社会科学院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振代表结合“新农人”提建议,他认为现代化新农人既要知识化、技能化、复合化,还要懂市场、懂电商,“让乡村变成年轻人可以实现梦想、发挥才能的地方。”
本报记者 杨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