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01日 星期六
金蛇纳福 古运河上清名桥 闲话“蛇谜” 父亲在身边 弋阳大禾米粿 春节里的“布丁外交” 这张方桌
第8版:夜光杯 2025-01-29

春节里的“布丁外交”

桑胜月

1989年的春节早上,我和女儿们磨磨蹭蹭起得很晚。如若在旧居石库门里过节,女儿们早就起床鸟儿般去呼朋引伴啦。在这新家,别说孩子们还没交上朋友,连我都还没认全邻居呢。

这新居还没煤气,据说还得滞后几个月。我笨拙地在走廊里捣鼓着煤饼炉,烟熏火燎泪出,才整出初一必吃的汤团三小碗!房子独用样样好,困难嘛,暂时的,煤气会有的,朋友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徒儿们打起精神来哟!

正在我鼓动唇舌宣讲春节必须过好的那刻,响起了笃笃笃的敲门声。谁?老邻居?还是千里迢迢来拜年的?

开门迎进的是住603室的小忻师傅夫妇,手里拎着双层的铝质大饭盒!我惊得连“新年好”都说得疙疙瘩瘩喽。

一阵的激动,一阵的寒暄,一阵的推心置腹的初聊,新邻居的陌生消融了一半。他俩打开了双层饭盒,接连取出了两小碗油亮的,米黄色的,香气袅袅的食品。是炖蛋?蛋糕?果冻?都没猜对哦。谜底是:布丁,给你们尝尝鲜!

改革开放的十年里,新事物也一件件见过不少,唯独没见过这洋玩意儿,这布丁!

新邻居的布丁,在小巧玲珑的碗里晶莹剔透着,表面如同丝绸般柔滑,小匙舀一点送入口中,那奶香,那蛋香,浓郁醇厚无法言说的滋味,是新奇,是愉悦,是感动!现在想来,小忻师傅家,同样烧着煤饼炉,没当今的空气炸锅,微波炉,没烤箱,没电饭煲任你选择,他们一样要烟熏火燎地制作,没少吃苦头哦。然而,他俩说,便当来兮,你一学就会的。

自603室的布丁进门后,像施了魔法,我们六楼几家邻居间的门,渐次开启,走动往来如春风化雨,点点滴滴滋润心田。女儿们都住校,我的单位最远,用605室小高的话形容,我成了两头不见太阳的人。总有邻居提醒我,你的煤饼快烧完了,应该买了;我夜归疲惫上楼,常有邻居问“要瓶开水吗?”总有邻居兴冲冲地告诉我,装煤气有消息了,你的煤气台砌好了吗?没有!忻师傅秒变泥水匠,马上为我买砖头瓷砖水泥等材料,一天里,厨房间就变出了实用的煤气台!

冬天在走廊里烧菜煮饭,像仍在石库门公共厨房一样,谁家的菜烧得好,赢得好评是一定的。606室的小徐师傅烹制的熏鱼的的刮刮上海味道,那种恰到好处的鱼香与微甜,徐师傅配制的蘸料是熏鱼好吃的灵魂。

千呼万唤,盼来了煤气!我们各家依然门户开放,从不设防。小徐师傅不忘许诺,真的来帮我烹制了熏鱼,孩子们吃得欢畅,还没大没小地对我耳提面命:侬要好好叫向爷叔学学技艺啊!

门内的温馨,门外的欢乐,一如布丁的香甜悠长。听,有歌声传来,那是605室小高叔叔晋升成了爸爸,在长廊里激情难抑扮演着游吟歌手。周日,我的家门常被拍响:一个稚嫩童声传来:我想进来白相相好(口+伐)?有时门开处,一本作文本先伸进“头”,后现身的是忸怩的某室的男孩。暑假电视机坏了,女儿催我快去添置,隔壁辉辉妈拖她进家:来这里看有啥两样?

平静的烟火生活里,并不总晴空万里,有时也会飘来几朵带雨的乌云。一段时间里不是这家的孩子病了,就是那家的孩子住了院。这些风风雨雨岂能让我们袖手旁观?我们那些天都以各自的大爱方式演绎着“布丁外交”打开的邻里深情……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