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07日 星期五
善待流浪“毛孩子” 体现智慧与温度
第15版:新民环球 2025-02-06
政府完善法律 民众共同发力

善待流浪“毛孩子” 体现智慧与温度

比利时布鲁塞尔流浪动物收容所工作人员照顾一只猫

印度孟买社区志愿者喂养流浪狗

日本京都猫咪咖啡馆 本版图片GJ

文/弦子

每一天几乎都有一定数量的小动物流落街头居无定所,如何对待和治理这些流浪的“毛孩子”,成为每座城市不得不面对的课题。要做到既能尊重和关爱流浪动物,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城市环境和市民生活质量,实现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体现着城市的智慧与温度。这背后,既离不开资金和技术等投入,也离不开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协作。

欧洲

法律法规明确责任 收容机构成为关键

法国总统马克龙夫妇2017年从法国巴黎的一处流浪动物保护机构收养了一只2岁的黑色拉布拉多小狗,取名尼莫。入住爱丽舍宫的尼莫从流浪狗“逆袭”成法国家喻户晓的明星狗,马克龙夫妇和爱犬的合照不时出现在社交媒体和流浪动物保护机构的宣传海报上。

欧洲人对流浪动物问题的重视程度正不断提升,完善收养法律法规、增加收容所数量、改善收容所条件……探索出了一些有爱又有效的路径。

在一些欧洲国家,流浪动物的收养与管理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

在比利时,法律强制要求为每一只宠物植入微芯片,这样一旦发现流浪动物,就可以通过扫描微芯片获得主人的联系方式,再将流浪动物送至最近的收容所。如果15天内没有主人前来认领,这些流浪动物会被归类为可收养动物。对于遗弃宠物的行为,比利时法律也有严厉的惩罚措施,可判处1至3个月监禁,罚款52至2000欧元不等。

在西班牙,法律要求对流浪动物植入芯片并绝育,以控制流浪动物数量。对遗弃和虐待动物的行为可处高额罚款和监禁,且禁止因非健康原因对流浪动物实施安乐死。

在法国,流浪动物如果在8天内无法确认主人将被转移到收容所,但不强制绝育。遗弃宠物者可判处最高3年监禁和最高45000欧元罚款。

还有些欧洲国家致力于完善宠物收容机构的条件。根据德国相关法规,宠物主每年需缴纳税款,用来支持各地流浪动物收容所运转,收容所会为被收养的流浪动物提供食宿、救助和康复医疗等服务。在瑞典,收容所的动物可得到24小时护理和终身照顾,由市政府、警方和收容所共同合作治理流浪动物。

日本

民间组织“用爱发电” 为猫打造温馨家园

日本民间组织在治理流浪动物问题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男木岛是日本濑户内海上一个特别的存在,这里艺术氛围浓郁,猫咪数量繁多,是有名的“猫岛”,每年有大量爱猫人士到访。只是,这些年由于游客们的过度喂食,男木岛上的猫咪数量快速增长,给岛上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于是,一个名为“动物基金”的公益民间组织采用TNR(Trap捕捉、Neuter绝育、Release放归)模式,为控制岛上流浪猫泛滥作出了努力和尝试。TNR是目前国际上管理流浪猫的主流手段,即安全捕捉猫咪,送至正规宠物医院绝育并护理,之后放归原地,以控制猫咪繁殖,减轻对生态和人居环境的影响。实施TNR行动后,男木岛上的流浪猫数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在日本京都市中心有一处木制联排别墅,从外观和风格看与这座古都里的其他建筑并无太大差异。不过,当人们走进这座别墅就会发现,这里的主要“住户”竟然是各种各样在寻找新主人的猫咪。

这是一间由非营利动物救援组织“日本猫网络”(JCN)运营的流浪猫收容所。JCN通常也采用TNR模式,但年幼、受伤或生病的流浪猫会被留在收容所接受康复治疗和悉心照料,身体恢复后等待新主人的收养。“一岁的辛巴在生病痊愈后就找到了收养者。”JCN创始人苏珊·罗伯茨说,“它有一对可爱的眼睛和非常活泼的性格,我对它被选中一点都不感到惊讶。”

在流浪猫收容所附近,JCN还运营着一家猫咪咖啡馆和一家猫咪酒店。来到猫咪咖啡馆门口,“与猫咪共饮咖啡”的标语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有时还有一两只猫咪走到窗前,等待路人们的关爱。打开咖啡馆大门,立刻就会有一双双明亮且充满好奇的小眼睛,盯着到访游客的一举一动。很快,在猫咪咖啡馆与猫咪一起喝咖啡成为许多爱猫人士度过周末下午的完美方式。

“咖啡馆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友好、可爱的猫咪,它们都是被救助的流浪猫。当你进门,一两只小猫可能就会立刻靠近,甚至坐到你的腿上等待你的爱抚。”罗伯茨说,“我们欢迎顾客用玩具逗猫,喂它们爱吃的食物,也欢迎人们与这些获救的小猫咪成为玩伴。”

猫咪酒店位于收容所和咖啡馆对面,每晚住宿费8000至11500日元,入住期间可随时免费光顾猫咪咖啡馆。罗伯茨表示,咖啡馆和酒店的收益是运营收容所和救助、养育流浪猫的主要资金来源,人们也可以通过JCN网站与负责团队取得联系,为流浪猫捐款、提供物资。

印度

社区自治全民参与 人与动物和谐共处

治理流浪动物问题也离不开社区的力量。

巴罗达是印度古吉拉特邦的第二大城市,城中遍布高耸的榕树和宫殿,路上车辆川流不息,人行道上行人如织。在过去很长时间里,这里流浪狗众多,但它们时常被忽视、被疾病困扰甚至被虐待。

2017年,国际人道协会印度分会积极与当地政府讨论,努力寻找解决巴罗达市区内流浪狗治理问题。国际人道协会印度分会组建了一支由外科兽医、兽医护士、动物管制官员和动物医学专家组成的团队,启动了一项拯救流浪狗的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绝育方式控制流浪狗数量,通过接种疫苗改善流浪狗健康状况,并通过社区宣传改变民众对流浪狗的看法。

这是一项需要多方力量协作的流浪狗管理模式,强调专业团队和社区参与相结合。在专业医疗团队援助流浪狗的同时,还有一支由社区居民组成的小组负责与拨打投诉电话的居民线下沟通调解。小组还会组织召开社区会议,讨论综合治理流浪狗问题。

改变悄然发生。在各方努力下,目前该计划已经为巴罗达超过20000只流浪狗进行了绝育手术,该市有约86%流浪狗接受绝育并接种疫苗。现在,巴罗达街头很少看到刚出生的小流浪狗,街道上的流浪狗们也比过去更安全更健康。同时,巴罗达相关部门接到的与狗有关的投诉与去年相比少了约60%。

印度孟买市政府2023年颁布《动物生育控制法规》,明确规定流浪狗是“社区狗”,在私人和公共场所均享有不可剥夺的喂食权利。这意味着当地社区相关机构、志愿者、餐厅经营者等有义务成为流浪狗的照顾者,在指定区域为它们提供饮水、食物和救助服务,确保它们健康安全地成长。同时,政府应该分配足够资源,为流浪狗实施绝育手术,以控制流浪狗数量。孟买市政府表示,新法规旨在友好解决人狗冲突问题,残忍对待流浪狗的行为不仅违法,还构成犯罪。

需要社会多方合作 结合实际解决问题

究竟该如何对待流浪的“毛孩子”,不同城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个需要社会多方合作才有可能解决的综合性问题。

有分析认为,更好地对待和治理流浪动物问题需要在几方面共同发力:

首先,需要努力提高公众对这一问题的认知,学校、企业、社区机构可以联合举办促进动物福利、普及相关知识的研讨会和推广服务,也可以利用社交媒体传播分享当地流浪动物收容机构和救援组织的信息,鼓励更多人收养流浪动物。

其次,需要认识到流浪动物收容所和救援组织的重要性,这些机构既需要动物护理的专业人才也需要志愿者的参与支持,还需要社会力量提供相关物资和资金。

再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可以让这一问题到达法律层面,通过倡导绝育和更严厉处罚虐待动物者,有助于改变流浪动物的生存环境,提高社区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