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深度求索)爆火在前,小米眼镜官方微博“上线”的消息紧随其后。近期,国内人工智能(AI)的发展势头用“百花齐放”形容并不过分。2月7日,AI眼镜概念股高开,根据东方财富网的数据,雷柏科技、美格智能、瀛通通讯涨停。业内观点指出,在AI眼镜热潮之下,今年的“百镜大战”有望为消费电子产业链提供新增长机遇,也为DeepSeek等国内大模型落地提供了理想的硬件载体和应用场景。
入局者层出不穷
一般来讲,AI眼镜是集成AI语音助手、蓝牙耳机、翻译、导航、墨镜、出行、翻译、聊天服务等功能的可穿戴设备。
早在2012年,美国谷歌公司就推出“拓展现实”眼镜——Google Project Glass,具有和智能手机一样的功能,可以通过声音控制拍照、视频通话和辨明方向。Meta(原名Facebook)公司自2019年起,与全球领先的视光企业Essilor Luxottica合作,2021年推出初代Facebook雷朋智能眼镜。2023年10月,Meta公司又推出二代Meta雷朋智能眼镜,主要对摄像头、音频功能进行升级。
近几年,国内AI眼镜市场也空前火热。华为于2021年推出智能眼镜产品,目前最新款“华为智能眼镜2”支持多设备畅连,搭载HarmonyOS的手机、平板音频自如切换,兼容搭载Android、iOS、Windows系统设备。外观设计也全面升级。2月6日,有消息称,小米首款AI眼镜获得入网许可,有望在2月发布。小米AI眼镜作为小米高端化的年度作品,承载着小米在智能硬件领域的新探索。
2024年底,国内外厂商密集的“AI眼镜”发布会更是催生出A股新一轮概念狂潮,让消费电子产业链的次龙头卓翼科技(002369.SZ)股价在年末突破10元,攀上近4年来的最高点,区间涨幅超过168%。
经济学家、新金融专家余丰慧对记者表示,AI眼镜热潮的兴起可以归因于几个关键因素:首先,技术的进步使得AI眼镜变得更加实用和用户友好。这些设备现在集成多种便捷功能,并在设计上也更加贴近普通眼镜,增加了用户的接受度。其次,网络的发展,为AI眼镜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这对于需要实时处理信息的应用来说至关重要。值得注意的是,近期DeepSeek爆火出圈,其训练成本的大幅降低,对AI眼镜行业亦是利好。
市场竞争多元化
具体到市场层面,华泰证券研报指出,今年的“百镜大战”有望为消费电子产业链提供新的增长机遇,也为DeepSeek等国内大模型的落地,提供理想的硬件载体和应用场景。国泰君安亦认为,DeepSeek-R1高性能推理小模型将加速端侧AI落地,驱动AI手机、AIPC、AI眼镜等硬件出货量上行。据IDC数据,预计2025年全球AI眼镜市场出货量为1280万副,同比增长26%,中国AI眼镜市场出货量为280万副,同比增长107%。
另外,随着入局者的增多,AI眼镜的售价有望进一步拉低并打开消费市场。2024年,由Meta推出的AI眼镜售价降至299美元。国内方面,闪极科技于2024年12月份推出的AI眼镜零售价为1499元,共创版价格为999元;今年1月7日,雷鸟发布的AI拍摄眼镜定价为1799元。“随着技术的成熟以及产品综合成本的下降,‘AI+AR’眼镜的结合也可能为相关产业带来更多发展机会。”中航证券有限公司发布的研报如是说。
不过,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提醒称,当前AI眼镜市场竞争格局呈现多元化特点。在这种背景下,要警惕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导致的“价格战”。
投资需头脑冷静
AI眼镜产业链涵盖了光学、显示、芯片、传感器、代工等多个环节。终端市场的走热,也有望进一步拉动产业链打开新增量市场。
余丰慧对记者表示,在AI眼镜产业链中,一些企业因其技术领先或市场地位而值得被关注。比如,SoC芯片制造商如高通,存储芯片供应商如三星和SK海力士,摄像头模块提供商像舜宇光学科技,声学组件厂商如歌尔股份,电池制造商如比亚迪等。另外,组装服务提供商如富士康也可能从这一趋势中受益。同时,专注于AR软件开发的企业,以及那些提供关键技术和算法支持的企业也是值得关注的对象。
“这意味着市场上将出现众多品牌的AI眼镜产品相互竞争。未来展望方面,投资者应该注意的是技术创新的速度和方向,以及哪些品牌能够提供最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值得注意的是,成功的AI眼镜不仅仅依赖于硬件,还需要强大的软件生态系统来支持各种应用。因此,拥有强大研发能力和良好用户体验的品牌可能会占据优势。此外,考虑到市场的快速变化,投资者还需留意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和领导者,因为这些角色往往能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路径。”余丰慧说。
还有业内分析指出,AI眼镜尚处产品发展初期,目前AI眼镜产品产生的收入还远未到能够影响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地步。所以,投资上需要头脑冷静,警惕炒作过度。
本报记者 杨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