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衷中学学生在上博东馆体验如何拼接“文物”碎片 本报记者 王凯 摄
本报讯(记者 乐梦融)“乘坐”苏州河的游船、穿梭上海地标的大巴,来到田野考古现场,进入策展布展空间,在田野考古现场挖掘文物碎片、在显微镜下鉴定文物、在古船里模拟打捞文物……昨天,同济大学附属澄衷中学200余名学生走进上海博物馆东馆的古代文明探索宫,在博物馆里开启“开学第一课”。
此次活动是“红途学苑·上博大思政课”迎来的第一批学校团队,以上博东馆古代文明探索宫为探索原点,利用上博东馆现有展厅资源,挖掘教育内涵,让广大青少年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博东馆的古代文明探索宫是面向6—18岁青少年、中小学在校学生和亲子家庭打造的以探索式、沉浸式、互动式体验为特色的“展教结合”型探索空间,馆内设置了小小考古学家、小小修复师、小小研究员、小小策展人、小小创意家、小小讲解员六个博物馆职业体验项目和十余个互动项目,并推出了《博物馆里的“四季”》《古人雅集剧本研学》《“长江口二号”古船揭秘》《“田野考古”模拟体验》四场现场互动教学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