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31日 星期一
智慧快餐 也说DeepSeek 49个小故事 微型盆景 期待一抹新绿 铁脚板
第11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5-02-23

铁脚板

简平

我们七五届是冬季入学的。那是1972年的2月底,天气格外寒冷,太阳晒不到的地方都结着冰。才入校,我们就进行了野营拉练,整个年级的新生连同老师全部出动,绵延的队伍往北往西,浩浩荡荡。

我本以为是早上出校,晚上返回,殊不知全程都在外面,每天行军二十公里,夜宿不同的乡村村庄。寒冬时分,我背上沉重的大棉被,不然晚上睡觉就要受冻。我们都还小,刚刚小学毕业,我个头低矮,几乎要被大背包压垮,所以,走上几步,就得用手掌把下沉的背包往上托一托。我也从来没有走过如此长的远路,脚上穿的那双绿颜色的解放跑鞋又硬又薄,才走了半天,足底便打起了水泡,心里不由得紧张起来。

我们都有分工,有的做宣传员,有的做炊事员,有的做卫生员,晚上还要轮流站岗放哨。我是班里的宣传员,得先行小跑到前面,等我们班的队伍过来,就扯起嗓子打响小竹板,给同学们打气鼓劲:“不怕远征难,练好铁脚板!”这样来回奔跑,实际上加长了路程,脚步越加沉重了。其实,别的同学也不容易,比如做炊事员的,除了背包,还要扛上烧饭用的锅子,做卫生员的,也得多挎上一只医药箱,那都是增加负重的。

每天,我们都盼着早早到达目的地,因此,望着前方无有尽头的道路,同学们问得最多的问题便是“还有多少路啊?”于是,就生出了各种回答。有人说,“快了快了,还有两里路”,有人则说,“什么两里路,两公里都不止”;有人说,“等到太阳落山就到了”,有人则说,“这里哪有山,一直要走到山里去,那可太绝望了!”听着同学们的话,我会不由自主地出神,心想,我们的人生才起步,人的一生要走多少路啊,这双脚真的要练成铁脚板才行。

虽然拉练很辛苦,但也有快乐的时候。举行文艺联欢的通知下达后,每个班级都跃跃欲试,由于设了名次,大家都想拿出最好的节目,有的班排练“三句半”,有的班准备小合唱,我们班决定演个舞蹈。一位很有跳舞才华的男同学开始挑选演员,他要求很高,除了有些基本功,还要在个头上有高有低,这样可以在结尾时做出完美的造型,我也被挑中了,这让我暗暗叫苦,要知道,我的脚上都是泡,每踩一步都生疼,而腿也酸胀得厉害,几乎抬不起来。那天,最受欢迎的节目是隔壁班的沪语男声小合唱《社员挑河泥》,男同学们居然唱出了漂亮的和声:“沙啦啦子哟,沙啦啦子哟……”高低声部,错落有致,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而轮唱部分真的就像社员挑河泥那样你追我赶,热火朝天:“扁担接扁担,脚步一崭齐。”

每个晚上,我们都落脚在乡村。村里专门腾出了房子,每一间都很大,可睡三四十号人。地上铺满了厚厚的草垫子,满屋子都是青涩的稻草味,我们就睡在草垫子上。但我不敢在草垫子上站立或者走动,因为我怕冒出在外的草尖尖弄疼了我的脚。最后几天,我的脚底已全是水泡了,大大小小加起来有二十多个,有的还连成了一片,这么大面积的水泡,完全影响到了走路,每走一步都钻心般地疼痛,我都有些崩溃了。一到目的地,我立刻赶到卫生员那里,请他们帮着挑水泡。卫生员拿着针灸用的金针,擦了擦酒精棉后就去挑水泡,挑破后再涂上紫药水,后来紫药水用完了,就改用碘酒,等碘酒用完了,又改用红药水。

就这样,我咬紧牙关,以最大的毅力一步一步走完了全程。后来,我做了记者,我告诫自己要用脚力走向大地深处,我用徒步的方式去过地震灾区、沿海农村、偏远山区、军舰母港、建设工地,不管路途怎么遥远、艰险,我的两只脚再也没有起过水泡。我想,这双铁脚板大概就是在那次野营拉练时练就的。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