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
特朗普(右)与泽连斯基在白宫的会晤不欢而散 新华社 发
法国总统马克龙(左)与英国首相斯塔默在伦敦峰会会场 图IC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2月28日在白宫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爆发激烈争吵,美乌矿产协议未能如期签署。3月2日,欧洲多国及乌克兰和加拿大的领导人在伦敦举行峰会,就支持乌克兰的四个步骤达成一致。3月3日,特朗普下令暂停对乌所有军事援助。
乌克兰未来和平之路怎么走?我们请专家详细解读。——编者
张耀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上海俄罗斯中亚学会常务理事
双方目标差距不小
最近,围绕乌克兰危机的各方博弈和局势演变令人眼花缭乱。乌克兰冲突绵延3年,给两国造成了上百万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停火止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平”也成了国际舆论的热门词汇。
历史上国际冲突乃至战争一般有两种解决办法。一是一方获得决定性优势或双方都没有意愿继续冲突的情况下通过和谈签署和约或者召开国际会议作出有法律效力的安排,这可以称为“终战”。二是双方都无法取得优势地位,按照战场情况和具体战线签署所谓“停火”协议,暂时冻结冲突,但并不意味着冲突的结束,双方随时可能再启战端,这可以称为“停战”。
那么,现在乌克兰危机的各方需要的是什么“和平”呢?
从俄罗斯而言,显然需要的是“终战”。普京总统和拉夫罗夫外长等官员一直表示,必须解决引发冲突的根源性问题,核心就是要解决欧洲安全架构问题,具体表现就是北约要停止东扩,乌克兰必须中立化,俄乌领土变更的现实必须得到确认。另外,俄罗斯还要求美欧取消对俄制裁。
美国提出的解决方案虽然也提到按照目前战线停火,承认俄罗斯控制部分乌克兰领土的现实,乌克兰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能加入北约,停火后乌克兰举行大选等,看上去似乎与俄罗斯的要求比较接近,但美国方案的重点是“冻结”冲突,而不是国际法意义上的“完全结束”冲突。
乌克兰方面显然已经意识到,要通过军事行动恢复2014年前的边界可能性很小,因此把停战的主要诉求强调为乌克兰即便暂时不能加入北约,也必须得到美欧的安全保障,部分领土虽然暂时无法收复,但法律上仍应认定为乌克兰领土而留待外交解决。欧洲方面的立场与乌克兰相近,就是可以承认战场现实来冻结冲突,但强调对乌克兰的安全保障。
由此可见,俄罗斯要求的是彻底解决所有问题,防止未来美国以及乌克兰新政府改变立场后重新引发冲突。美欧和乌克兰更注重先停火防止局面失控,对未来走向留出了回旋空间。显然,双方的目标差距不小,这也是目前停火和谈的声音虽大,但前线的军事行动不见减弱的主要原因。
欧洲“挺乌”能力有限
泽连斯基与特朗普在白宫爆发了罕见的外交风波后,美乌关系陷入僵局。随后欧洲各国立马表示将坚决“挺乌”,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援助。伦敦峰会提出四点共识:一是继续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二是确保乌克兰主权与安全是实现持久和平的前提;三是达成和平协议后继续强化乌克兰的防御能力;四是建立一个“自愿者联盟”,致力于捍卫乌克兰和平协议,包括提供“欧洲维和部队”来保障和平的长久稳定。
美国停止对乌援助后,仅凭欧洲的援助能否支持乌克兰继续打下去以获得较有利的谈判地位?这对欧洲来说显然是个艰难的使命。
首先从意愿上看,欧洲各国有较明显的分歧。欧盟近30个国家由于地理位置与美俄关系亲疏不同等原因,对持续向乌克兰提供大量援助态度不一。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坚持反对欧盟继续向乌克兰提供大量援助。欧洲右翼政党势力不断上升,对民众的影响力也在持续增加,欧洲要形成统一立场不断强化对乌克兰的援助是很困难的。例如,在会议上英法提出要向乌克兰派遣安全保障部队的倡议就应者寥寥,德国意大利等国明确表示反对。
其次是欧洲的能力也有限。过去三年,美欧向乌克兰提供了近3000亿美元的援助,双方数额大致相等,但美国的军事援助要多于欧洲。如果美国停止援助,欧洲必须增加一倍的力度才能帮助乌克兰稳住战局。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洲各国经济增长停滞,通胀压力巨大,如果援助力度倍增,显然超出了欧洲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对于维持战线所需的军事装备,欧洲援助的能力远不如美国。能够对俄罗斯形成一定军事威慑的武器装备大部分是美国提供的,比如F16战机、海马斯火箭炮、爱国者防空系统等。至于美国在卫星情报、通信网络、电子侦察等领域给乌克兰提供的军事能力更是欧洲国家难以匹敌的,而这些恰恰是数量和火力上居于劣势的乌军,三年来能够抗衡俄军的关键因素。
所以欧洲现在表现出的“挺乌”立场,更多是试图增加自身在乌克兰和平进程中的影响力以及为乌克兰争取缓冲时间的努力。在会议期间,欧洲各国领导人不断劝说泽连斯基要修复与美国关系,会议提出的各种方案都强调要争取美国的认同和支持。也就是说欧洲其实意识到,没有美国仅靠自己是无法支撑乌克兰坚持到底的。
美俄关系向何处去
在当前围绕乌克兰危机的国际舆论场中,另一个焦点是美俄关系将向何处去?
从美国方面来看,一方面特朗普上台后面临内虚外耗的局面,他首先要解决包括促进美国经济增长、缓解通胀压力、清算“深层政府”等内政问题;其次在外交上强调“美国优先”,与多国开启广泛的贸易战。大力支持乌克兰继续一场打不赢的战争,在特朗普看来是没有任何收益的沉没成本,必须尽快止损。而且特朗普认为美国今后面临的最大挑战并不是俄罗斯,美国不应该“一心两用”,这是目前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调整政策的主要出发点。
从俄罗斯方面来看,三年军事冲突给各个领域带来巨大压力,如果能够在基本达成预定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尽快结束冲突自然最好,但冷战后三十年与西方关系的演变和三年俄乌冲突使得俄罗斯与美欧之间已经完全缺乏战略信任基础。所以拉夫罗夫一再强调,俄罗斯不会在解决冲突的根源性问题之前停火,相对美国的态度,俄罗斯更相信战场的实际成果。
对未来的美俄关系,结构性的问题是美国和俄罗斯对未来世界秩序有着根本分歧。俄罗斯希望世界走向“多极化”,俄罗斯与美国保持平等的大国关系,而美国现在虽然也开始提及“多极化”,但“美国第一”的全球霸权战略是不可能轻易放弃的,美国与其他国家并不是平等的关系。
另外从利益角度考量,美国提出的“停火”并不代表承认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地位和利益,仍然保留着未来遏制俄罗斯的空间和选项。特朗普关于恢复美国传统能源产业的经济政策意味着美俄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是竞争者而不是互补者的关系。归根结底,美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双边关系,但拿不出足够的筹码来真正扭转美俄关系,恢复俄美之间的战略信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