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暴力事件中烧毁的汽车 图GJ
叙利亚安全人员检查车辆
去年12月8日,“叙利亚沙姆解放武装”等多支武装组成的联军攻入首都大马士革,推翻阿萨德政权,“中东心脏”一朝变天。分析人士指出,叙利亚政局剧变百日,境内依然冲突不断,近期西部暴力事件更是造成逾千人丧生,叙利亚面临局部冲突、经济困顿、外部干涉等诸多困境和挑战。
安全风险加剧
叙利亚西部拉塔基亚省和塔尔图斯省6日以来发生大规模暴力冲突,导致逾千人死亡。拉塔基亚省和塔尔图斯省是叙利亚阿拉维派聚居区,是同属该派别的阿萨德家族发迹地和大本营,大量前政权官员和军人出身于此。
联合国安理会14日通过主席声明,呼吁各方立即停止一切暴力和煽动性活动,无差别保护所有叙利亚民众,强调叙利亚迫切需要包容、透明的司法以及实现和解。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爆发冲突的两省都在叙利亚新政权控制之下,但仍未能避免暴力事件,暴露出叙利亚严峻的安全困境。美国《外交》双月刊调查显示,沙拉领导的“叙利亚沙姆解放武装”同在推翻阿萨德政权过程中结盟的多支武装存在嫌隙,将来恐出现派系争斗。美国智库中东研究所副研究员沃特斯预计,叙利亚不同族群之间可能陷入暴力循环,教派冲突风险增多。
经济困境难解
由于美国和欧盟长期制裁,叙利亚能源和金融系统基本瘫痪,国际合作停滞,经济处在崩溃边缘。
联合国2月发布报告显示,2011年叙利亚危机发生以来,叙利亚国内生产总值累计损失约8000亿美元,九成人口生活在贫困中,住房、医疗、教育、能源、供水等与民生紧密相关领域的设施均遭受重创。2018年至2024年叙利亚年均经济增长率仅为1.3%,按此趋势计算,需要55年才能恢复至危机前水平。
叙利亚新政权上台以来,采取一些外交行动以获得经济支持:卡塔尔已提出将同土耳其合作为叙利亚提供电力支持,美国对叙利亚特定行业的贸易限制适度放宽,欧盟将解除对叙利亚银行业、能源业和运输业制裁。
但这些支持与实质改善叙利亚经济相去甚远,只要美欧不全面解除制裁,叙利亚经济恢复就很难走上正轨。
政治挑战犹存
目前叙利亚新政权核心权力由“叙利亚沙姆解放武装”主导的军事集团控制,被质疑权力过于集中。阿拉维派、德鲁兹派等派别坚持保留自身武装,成为诱发武装冲突的重大隐患。
叙利亚新政权和叙利亚库尔德武装主导的“叙利亚民主力量”10日签署协议,同意将“叙利亚民主力量”整合进国家机构。但“叙利亚民主力量”随后明确表示拒绝沙拉13日签署的“宪法宣言”,给制宪进程投下阴影。
与此同时,土耳其和以色列持续扩大在叙利亚势力范围。以军占领了戈兰高地军事缓冲区及周边区域,并寻求将叙利亚南部库奈特拉省、德拉省、苏韦达省“全面非军事化”,土耳其则在叙利亚北部支持“叙利亚国民军”与叙利亚库尔德武装作战。
而近期叙利亚西部暴力事件再度引发国际社会的反恐关切,可能会使西方国家减缓解除制裁的速度,阻碍叙利亚新政权获得更多国际支持。
新华社记者 胡冠 杨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