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
广告 言心哲在四川中路的岁月足音
第16版:新民旅游/广告 2025-03-18

言心哲在四川中路的岁月足音

扫二维码看视频

言心哲,别名荣彰,社会学家,著有《社会调查大纲》《农村社会学概论》《中国乡村人口问题之分析》《现代社会事业》等。言心哲青年时代留学海外近十年,回国后辗转在北京、南京、广州等地的大学任教。抗战胜利后,他回到上海,在复旦大学、沪江大学等校担任教授。1948年,言心哲担任《儿童与社会》杂志的主编,陈鹤琴当时是杂志发行人,杂志社址设在四川中路599号,附近的四川中路620号是言心哲一家居住了几十年的地方。

留学海外多年

言心哲1898年7月出生于湖南湘潭县,因父母早逝,曾寄居于叔父言允藏、舅父许文生家中。言心哲15岁时考入长沙甲种商业学校,受教于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和李淑一的父亲李肖聃,打下了良好的国文基础,培养了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

1919年,言心哲与堂弟言子大从上海搭乘渥隆号游轮,远赴法国开启勤工俭学之旅。在法国枫丹白露公学深造一年后,他转赴美国留学,刚开始选学的是牙医,后来专攻社会学和经济学。在那里,他深受鲍格度斯社会心理学、亨特社会主义等课程的启发,深刻认识到失业与贫穷两大紧密相关的社会问题,自此致力于探索解决之道。

留学9年,言心哲最终获得了美国南加州大学文科硕士学位。按当时美国大学的规定,他再修习20个学分,经过口试和答辩及格,写一篇论文获得通过,便可取得博士学位。言心哲已经修得6个博士科学分,但他的表弟、时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的许仕廉电促他回燕京大学担任社会学教学工作,言心哲便放弃了博士学位,回国任教。

寓居苏州河边

言心哲在燕京大学讲授社会学概论和社会领袖两门课程,此后辗转在南京、广州等地的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他到上海的复旦大学担任社会学系主任兼教授。复旦西迁重庆北碚,言心哲也随校西行,直到1945年复旦迁回上海江湾。

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言心哲也致力于著书立说,他陆续出版了《南京贫儿调查》《农村社会学概论》《中国乡村人口问题之分析》《现代社会事业》《大学毕业论文的作法》等著作。值得一提的是,言心哲1948年曾担任《儿童与社会》杂志的主编,这本杂志旨在为儿童教育和儿童福利事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当时,陈鹤琴是杂志发行人,杂志社址设在四川中路599号,四川中路620号401则是言心哲一家居住了几十年的地方。四川中路620号原名华德大楼,曾是苏州河边的一个制高点。大楼在四川中路和香港路都设有大门,主楼梯设置在香港路一侧。据说这幢大楼原来设有电梯,现在转角楼梯空当处就是以前装电梯的地方。因为住所离外滩不远,言心哲经常到附近的黄浦公园散步。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社会学作为一个单独的专业被取消,言心哲转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担任翻译工作,与社会学中断联系近三十年。1976年后,社会学复苏,言心哲重新参与学术活动,成为多个社会学研究机构的顾问。1979年,他支持华东师范大学建立社会学研究小组和教研室,推动社会学、人口学、民俗学等领域的研究,为中国社会学的复兴贡献了力量。

文 沈琦华 图 金晶

周边漫步

光陆大楼

地址:虎丘路142—146号

鸿达洋行设计,斯文洋行投资建造,钢筋混凝土结构,1928年竣工。建筑带有装饰艺术派风格,塔楼的造型很有代表性,平面呈扇形,结构处理的技术水平较高。光陆大楼是上海首家将影院嵌入商厦的先锋之作,大楼里的光陆大戏院占据西面底部两层,其无柱设计、空调系统、防火隔音技术在当时非常超前。20世纪30年代,派拉蒙、福克斯等好莱坞五大公司的中国公司总部就设在光陆大楼。

广学大楼

地址:虎丘路128号

原名广学会大楼,建筑呈装饰艺术派风格及部分哥特复兴风格特征,由邬达克设计。整幢建筑坐东朝西,九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立面为锐角状线条装饰,出女儿墙收头,大片玻璃窗与墙体凹凸相间,使立面充满变化,外墙为褐色泰山砖饰面;入口西立面作贯通立面的巨大尖券造型,气势恢宏,其深褐色面砖和竖线条处理,层层收进的顶部造型,反映出当时流行的美国装饰艺术风格的摩天楼的特色。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