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1日 星期二
疝气作怪胃酸逆行 终结食道漏洞危机 科学应对支气管哮喘 决胜春日呼吸保卫战 察觉肾脏早期预警 细节入手筑牢防线 痰湿壅滞形难束 药石精调体自舒
第13版:康健园 2025-03-24

疝气作怪胃酸逆行 终结食道漏洞危机

刚退休的丁先生长期忽视饭后反酸,近半年反酸烧心的程度加重至隔天发作,油腻饮食或饮酒后尤其明显,夜间反流甚至引发呛咳影响睡眠。胃镜检查确诊为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食管反流病及巴雷特食管,这令他倍感困惑——疝气怎么会引发反酸呢?

食物从口腔经过食管进入胃,正常情况下是“单行道”——只下不上。人体“胃食管结合部”的防反流机制依赖双重保险,即食管下括约肌的弹性收缩与膈肌食管裂孔的解剖约束。当食管裂孔因老化或腹压增高,裂孔松弛、孔隙扩大时,部分胃底会通过扩大的食管裂孔滑入胸腔形成疝。此时若食管自身收缩力不足,叠加高脂饮食、酒精刺激引发的胃酸过量分泌,胃内压将突破薄弱防线,导致酸性内容物逆向涌入食管。反流物抵达咽喉可致反酸,滞留食管则引发烧心、胸痛,部分患者甚至出现慢性咳嗽或哮喘等食管外症状。食管是不耐酸的,胃酸持续反流已造成食管黏膜损伤,长此以往食管黏膜结构化生形成巴雷特食管,巴雷特食管的癌变概率每年增加0.5%—1%,必须引起重视。

根据丁先生的身体状况,医生给出了完整的治疗策略。首先调整生活方式,包括戒酒、低脂饮食、睡前3小时禁食;配合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促胃动力药加速排空。但药物仅缓解症状,无法修复已松弛的食管裂孔结构。三个月复查显示,食管炎未改善,反流持续存在,最终医生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修补了食管裂孔疝,经胃底折叠重建了“胃食管结合部”,通过术后一个多月的饮食调节,反酸水的症状消失了,半年后的胃镜提示食管炎也有了逆转。

临床上有不少类似丁先生的病例。短期内依赖抑酸治疗控制症状,但解剖结构异常才是反流复发的根本诱因。对于胃食管反流病合并食管裂孔疝的患者,手术修复缺损、重建抗反流屏障是实现持久疗效的关键。巴雷特食管患者更需长期内镜监测,早期发现异型增生等病理改变,再通过射频消融等加以干预,显著降低癌变风险。

汤睿(上海市东方医院疝与腹壁外科主任医师)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