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8日 星期二
台前闪耀璀璨夜 幕后分享趣事多 梅花香飘百姓家 写首专属于上海的歌
第11版:文体新闻 2025-03-26

写首专属于上海的歌

“上海之春”原创歌曲征集活动展演今晚举行

“我们每年都会写一首歌给上海,就像写一封给上海的情书。”力量之声组合成员余笛说。今天,他们将在“新时代新上海——上海原创歌曲征集活动”同名展演活动中,和所有想把上海唱给世界听的歌手一起,为这座城市歌唱。

唱不尽

读书时,一首《喜欢上海的理由》在“力量之声”心中埋下创作的种子,此后为上海写歌的想法愈发坚定。去年,专辑《遇见上海》问世,10首歌满是他们对上海的爱。此次入选“新时代新上海”原创歌曲征集的《跨过虹桥的旅人》,致敬了从上海逐梦出发的人,传递了勇敢向前的信念。5月,“力量之声”将推出记录新时代上海人幸福生活的歌,持续为上海发声。

土生土长的上海歌手平安,此次入选的《一万次的拥抱》聚焦亲情,呼吁珍惜家人相伴时光。他还很喜欢自己的另一首《今夜无人入睡》,歌曲献给默默拼搏的上海航天人,期待上海故事传向宇宙。未来,平安还打算为上海海港足球队、青少年篮球比赛创作歌曲,用旋律展现上海体育精神与青春活力。

纵观这次“新时代新上海”原创歌曲征集活动,孟庭苇、屠洪刚、阿云嘎等知名歌手也参与其中,72首优秀作品从近万首报名歌曲中突围。这些歌曲从不同角度描绘上海,或展现城市魅力,或聚焦人文情感,它们是上海的音乐名片,让更多人听见上海、爱上上海,在音符里感受这座城市的无限精彩。

写不完

董诗云,是个地道的上海姑娘,儿时,弄堂口的收音机里时常飘出的“夜上海”等旋律,在她心底种下了用歌声描绘上海的种子。这次展演她将穿着海派风格的服装,搭档身着戏曲服装的京剧演员韩宜珈,一个用流行音乐的自由洒脱诉说故事,一个用京剧旦角的细腻婉转传递情感;一个诉说现代上海的活力,一个传递传统文化的底蕴……

“我们演唱的这首《亮相》,曲风正是海派文化的体现。”不仅歌唱上海,董诗云还把对故乡的热爱,写进歌中。她最近正在创作一首《心乡》(暂定名),意为“心中的故乡”,将现代音乐和苏州评弹融入其中,还邀请到陆锦花参与演唱,继续为海派文化的创新发展作出贡献。

阿云嘎此次将为中共一大纪念馆献唱歌曲《初光》。歌词中“你让我清晰,那一抹红色的意义”能给人们带来前行的力量。作曲家谭旋从北京来到上海采风。徜徉于石库门街区,在细雨中看到古朴建筑与历史氛围交融,让谭旋灵感迸发,决定以“光”为核心,将红色文化与流行曲风结合。词作者段思思也以信仰为光,把百年前革命先烈作为光的起点,以及后人对光的延续融入歌词。

此次活动,共有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全国各地2000多名音乐界人士投稿,吸引了27万多名网友参与投票,作品风格涵盖流行、摇滚、民谣、电子、古典、爵士等类型,其中不乏以沪语方言创作的精品。

听不够

如今很多城市都有专属之歌,80后市民陈女士感慨道,比如到了成都就会唱起“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到了西安也难免吟唱“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儿是最美大西安……”;上海,也值得被大声歌唱。

据统计,此次活动产生近百万次投票互动,创作与受众两头火。与QQ音乐合作的其他地区相比,上海的曲目数量最多。为兼顾歌曲传唱性、文艺欣赏性和市场接受度,活动首次采用AI初筛、专家评审、网络票选以及PDM技术预测的四维评价机制,从旋律、和弦到歌手嗓音、唱腔等方面全方位剖析评分,预测歌曲传播潜力与爆款潜质。

作为评委,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主任周湘林表示:“多重评选机制,确保各类优质内容能够突出重围,让多类型音乐在‘上海之春’上‘百花齐放’。”无论是明星歌手还是素人歌手,都在展现出极高的专业度,为上海城市音乐的创作注入活力。同时,他也表示一首能代表城市且长久传唱的好歌,需要时间沉淀,在岁月流转中经反复聆听,才能尽显魅力。

本报记者 吴翔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