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2日 星期三
当Cosplay有了中文名“妆造” 上海网络游戏产业持续领跑 千余项活动铺开春日画卷
第11版:文体新闻 2025-03-27

当Cosplay有了中文名“妆造”

□朱 光

即将启幕的2025上海市民文化节今年新增了一个“市民妆造大赛”——比赛内容并非传统日常生活里的美妆造型,而是火爆多年但始终找不到正式中文对应名的Cosplay,这意味着随着文旅商体展促消费的浪潮,二次元经济的蓬勃,Cosplay有了官方中文名:妆造。

Cosplay最早见诸报端是在2002年,首次有望进入市级赛事是在2003年。本报2003年11月1日文娱新闻版刊发《上海人表演欲望高涨“天天演”群文节目报名者如潮》中提及“今年新加入的Cosplay舞台剧,则因为剧情不够雅俗共赏而落选”,亦即22年前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群文板块在南京路世纪广场的节目遴选中,Cosplay的表演内容并未符合大众审美,止步于决赛。

Cosplay是Costume Play的缩写,Costume意为服装、戏服;Play意为游戏、戏剧,意译为为打扮成某个文艺作品里的角色而进行的游戏甚至戏剧表演。以往,言简意赅地挪用港台地区的意译“角色扮演”。

由于纯粹按个人喜好而去模仿、扮演角色,妆造形象个性飞扬是常态,故而在公共场合,妆造如何符合公序良俗,亦即不给路人带来惊吓或者误会,本质上是一个城市管理的课题。妆造属于文化内容——China Joy2016年曾经推出“女模‘事业线’露出超过2厘米,除‘事业线’外胸部其他部分裸露罚款5000元”的规定被热议……还有女孩包裹成木乃伊就上街,让人惊讶到不知所措……

因而,如何正确对待这一火爆至今且最集中“文旅商体展”的社会文化和经济消费现象,考验着很多人的智慧。上海市公安局和上海市动漫行业协会近一年来,摸索出《有关上海动漫领域Cosplay等现场管理的做法》,其中包含了《妆造公约》。

上海全年在沪举办的10万人次以上参与的大型动漫节展不低于10场,各类动漫主题展40多个,全年活动数百场,参与观众近3亿人次。在保护年轻力、消费力和城市活力的前提下,《妆造公约》先于去年万圣节期间在静安大悦城试行。内容包括“妆造需符合作品原型——题材来源合法、不得违背社会规范和公序良俗”“禁止使用现役制服及标识”“请勿穿着带有色情、暴力、恐怖、血腥元素服饰妆造”“避免全脸彩绘或全面部超过50%遮挡的妆造,如防化护具等”“避免携带金属类或类武器型道具及尖锐物品,长、宽不得超过50厘米”“尽量避免节假日在商场洗手间和储物区进行装扮”……

试行下来一切顺利。偶有“出格者”也都听劝。因而,当今年上海市民文化节找到动漫行业协会表示,是否可以举办Cosplay大赛时,双方一拍即合。“妆造大赛”就此进入市级公共文化活动,成为首个政府主办的Cosplay大赛。二次元浓度高的几个区争相要求承办,最终,普陀区承办妆造大赛的总决赛。

今后,我们将在上海市民文化节启动之后,看到二次元商圈、指定街区内将举办既健康又个性,不让父母担心、不让路人产生问号的妆造大赛。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