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5日 星期六
思考意义 妈妈的味道(水彩·粉画) 减肥是件小事 添丁之喜 凿壁运光的人 寻蘑菇
第13版:夜光杯 2025-03-27

寻蘑菇

朝颜

单位新来一位女同事,热情大方,喜好户外活动。她的热情很快感染了我,当她约我周末去她老家捡蘑菇时,我一口答应下来。这对我是件新鲜事,虽然出生在农村,但我们村的人不知为何没有捡蘑菇的习惯。我对蘑菇的认知主要来自小时候经常唱的一首儿童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一直感觉采蘑菇是件美滋滋的事情。

及至她把我带到一片松树林,递给我一把镰刀,然后示范了一遍动作,我才知道,采蘑菇根本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刚刚下过雨的黄土坡湿漉漉的,鞋底上很快沾了不少黏糊糊的黄泥,大大影响了行进的舒适度。而蘑菇是不会在明处招摇着等你来发现的,它们藏在厚厚的松针或苔藓底下,需要用镰刀一点一点扒开障眼物,仔细观察才有可能看见。加之蘑菇与地表上的松针同为灰褐色,隐蔽性极强,对我这种高度近视的人极不友好。当同事惊呼“哇,看到了”的时候,我仍然一无所获。

事实上,那种惊呼出现的频率委实太低。偌大的松树林,谁也无法预料到哪里会长出蘑菇来,唯一的办法是地毯式搜索。我一会儿蹲在地上,一会儿弓着身子,不停地扒呀扒呀,手扒累了,耐心也快耗尽了,还是一无所获,时不时的,还会被荆棘刺伤手指或挂住衣服,身体和心理都在承受难言的折磨。想象中一丛丛、一簇簇的蘑菇仿佛天上的月亮,遥不可及。要我说,捡蘑菇和采蘑菇都说得太过轻巧,缺乏对蘑菇矜持秉性的基本尊重,唯有寻蘑菇比较贴切,比较符合现实情境。毕竟,这件事实在是太难了。

我一次次地告诫自己:耐心点,就当出来踏青,也是一次难得的体验,反正重在参与,心态要稳。这么想着,我淡定多了。转而又想,到圩市上卖野生蘑菇的村民,还要被人挑三拣四、反复压价,实在是不容易啊。假如我去买菜,看到这样的蘑菇,我会觉得根本不应该再讨价还价。

终于,当我再一次不抱希望地拨开松针时,一朵嫩生生的蘑菇现形了。心中一阵狂喜,惊呼随之脱口而出,我掏出了手机,拍下一个视频,记录下人生中第一次寻蘑菇的收获。心想,“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说得实在是太对了。寻蘑菇,考验的就是人的意志和耐心,所有心浮气躁的人都将在这场考验中被淘汰下来。有其一必有其二,遵循着这个原则,我继续在旁边扒拉了一会儿,果然发现一些刚刚冒头的小蘑菇。采还是不采,我很是纠结。同事告诉我,拨动过的蘑菇不会再生长了,于是我极为不忍地将小蘑菇朵捡进了袋子,心中暗暗对它们说声“对不起”。

有了一次成功,信心开始倍增。事实上高涨起来的希望很快又被降维打击,围绕着一棵棵松树,几乎刮地三尺,仍然收获甚微。我猜测可能是天气寒冷,蘑菇还未茂盛生长。或者蘑菇也分丰年歉年,去年多嘛,今年自然就少了。这样想着,心中再次安定下来。同事一次次诱惑我,说她去年在某个地方找到一大丛蘑菇,捡了一桶。我当然相信,但对今天的收获早已不抱太大希望。她领着我从这个山头转到那个山头,走遍了她去年走过的宝藏之地。我轻飘飘的袋子提前揭示了必将到来的结局,就当爬山运动吧,我想。我看见松果掉落一地,无人问津,索性捡了起来,准备带回家放在花盆里增加透气性。可惜运载力有限,不然再搂一堆松针回去做花肥也是极好的。这样看来,寻到的蘑菇虽少,但我依然算收获颇丰。

傍晚五点,同事依然没有死心,又带着我登上了最后一座山坡,那是她个人认为的秘密基地,去年收成最多的地方。可惜我们走上去之后,发现松针早被别人扒过了,一堆一堆乱蓬蓬的。显然,她失算了。下坡路上,迎面走来一位当地村民,她的手腕上挎着小半桶新捡的蘑菇,这样的成就感令我羡慕。其实,她已经在松树林间转了整整一下午。对美食的渴望人皆有之,却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为之付出辛勤劳动。

按照时间成本核算,这个下午我收获的几朵蘑菇根本不值什么钱。但是寻蘑菇的体验和对耐性的修炼,于我却是无价的。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