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4日 星期五
中石油上海超充第一站投运 亡人事故中,谁是罪魁祸首 清明出门前,先看交通提示 杨浦新增3条定制公交线路 上海机动车总量已超620万辆
第4版:上海新闻 2025-04-02

上海机动车总量已超620万辆

车多路少怎么治?警方出招:智慧管理+精准执法

目前,上海机动车总量超620万辆、常态出行超460万辆,近三年车辆增速是道路里程增速的13.9倍,3月份全市机动车在途量更是创下历史新高。

面对车多路少的结构性矛盾,怎样让道路更畅通、出行更有序?今天上午,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申城交通总体情况与相关举措。

堵点 综合治理

今年以来,上海交通事故、拥堵指数双下降,交通通行秩序持续向好,通行效能不断提升。

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助理庄莉强警官介绍,今年一季度,上海道路交通事故数、亡人数、伤人数同比持续下降,涉非机动车、大型车交通事故亡人数分别下降23%和4.3%。第三方数据显示,上海重点区域高峰时段拥堵延时指数同比下降4.01%,高峰时段平均车速同比上升4.97%。

面对车多路少的现状,上海警方优化调整了全市774处路口的信号配时方案与全市52处路口的交通组织,包括调整信号灯、优化标志标线、改造设施等,使相关路口、路段通行效率平均提升约10%。

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总队副总队长季颖秋表示:在道路堵点治理方面,年内将会同市交通委对50余处道路常发性拥堵节点开展综合治理,上半年将进一步优化内环高架瑞金南路下匝道接地段、南北高架西侧徐家汇路至卢浦大桥等路段交通组织;在路网优化改造方面,年内将会同相关部门推进河南北路(塘沽路至天潼路)、陆家浜路(海潮路至制造局路)、真北路(汶水路至曹安公路)等7段“禁非”道路恢复,以完善慢行交通路网。

违法 严查严处

机动车“交替通行”“礼让行人”“变道打灯”,电动自行车“骑行戴盔”……近期,社交网络上,申城交通“秩序之美”引来不少网友点赞。

好的秩序,离不开严格执法。上海警方依托“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深入开展“砺剑2025”系列专项行动,今年以来依法严查严处“三超一疲劳”(超速、超员、超载和疲劳驾驶)、酒醉驾、非机动车乱骑行、行人乱穿行等交通违法行为,大力整治市民反映强烈的“暴骑团”“飙车炸街”等现象。

今年一季度,公安交管部门再次集中整治非机动车闯红灯、逆行、不在非机动车道行驶等6类易致祸违法行为,有效遏制了非机动车乱骑行现象。

即日起警方将开展非机动车、大型车突出违法专项整治,市、区两级公安交管部门每周组织统一整治行动。针对非机动车,强化日常严查严管,并通过事故反查推动追责违规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改装企业和店铺;针对大型车辆,依托数据研判加强“三超一疲劳”、酒醉驾、闯禁占道、人车失格、驾乘人员不系安全带等5类易致祸违法行为执法管理,紧盯源头治理,保障道路通行安全。

交管 “锐眼”赋能

交通管理需要智慧“大脑”,也需要锐利“眼睛”。2023年上海警方试点应用无人机赋能交通管理,目前已覆盖全市16个区。今年以来,上海警方利用无人机协助快处快撤事故、抛锚等突发事件2100余起,处置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禁、路面洒落物等交通异常事件300余起。

在违法查处方面,无人机重点用于对违反禁止标线、加塞、“分心驾驶”、占用应急车道等易致祸致乱违法行为的查处。3月22日9时许,无人机在内环高架近新华路上匝道附近发现一辆小客车“龟速行驶”,后方车辆纷纷变道、刹车。近距离观察,发现驾驶员一边开车一边在玩手机。指挥台随即指令附近民警在匝道处拦截车辆,对驾驶员作出记3分、罚款200元的处罚。

在事件处置方面,无人机可监测预警影响通行的各类异常情况并协助处置,包括道路交通事故、道路洒落物品、行人上高快速道路等。2月28日18时许,无人机在巡飞中发现南北高架近新闸路下匝道处有一名骑自行车的老人,后方车辆纷纷变道避让,十分危险。指挥台立即指令民警前往处置,并安排无人机继续追随老人,约半分钟后民警赶到现场,将误上高架的老人护送至地面。

下一步,上海警方将继续扩展无人机应用场景,包括交警铁骑搭载无人机协同作战、利用无人机俯视图辅助绘制事故现场图等。4月上旬,上海内环内高架道路将实现无人机自动巡飞全覆盖。 本报记者 杨洁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