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杯青花玉水盂
◆ 姜连生
在我的藏品中有一件鹦鹉杯青花玉水盂,它长15.5厘米,宽12.5厘米,高10.5厘米,重950克,由整块青花籽料精雕而成。水盂口呈椭圆形,长6厘米,宽3.3厘米。水盂一角雕有一只鹦鹉,羽毛丰满,翅膀下垂,鸟头微昂,双眼圆睁,喙衔梅花,灵动和谐,吉祥满分。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鹦鹉素有“吉祥鸟”之称。考古学家在商代王后妇好墓中发现的“对尾鹦鹉玉佩”,以及众多博物馆收藏的鹦鹉玉器,见证着古人对鹦鹉的喜爱。
查阅古籍,西汉《礼记》就曾提到鹦鹉能言。东汉末年祢衡所作的《鹦鹉赋》,更让鹦鹉声名远扬,确立了其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鹦鹉为题材设计的鹦鹉杯曾作为酒具风行全国。最初,鹦鹉杯用鹦鹉螺壳制作,两晋时期出现,南京与邳州墓葬中就有发现。后因鹦鹉螺稀缺,改为瓷器、玉器、金铜器等制作,唐宋时达到鼎盛。鹦鹉纹作为传统纹样,在唐宋时期盛行,造型丰富,画法多样,寓意吉祥圆满。
鹦鹉杯不仅是饮酒器具,更承载着唐宋文人的饮酒文化。李白“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陆游“鹦鹉杯深君莫诉”、卢照邻“翡翠屠苏鹦鹉杯”,都体现了它独特的文化魅力。
如今,随着时代发展,鹦鹉杯的用途更加多元。我手中的这件鹦鹉杯青花玉水盂集观赏器与实用器于一体,既能为砚台加水、搁笔、放墨,又能作为案头摆件,供人赏玩。
在欣赏这件藏品时,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古代工匠精心雕琢时的专注,以及文人雅士手持鹦鹉杯品茗饮酒的优雅风姿。让我们领略到传统文化的深邃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