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9日 星期六
铁骑驰骋科尔沁草原 防范FPV已成战场急需
第15版:军界瞭望 2025-04-14

防范FPV已成战场急需

FPV作战小组

携带改装炮弹飞行的FPV

FPV是以所谓“第一人称视角”操控的无人机,其雏形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随着无线信息传输和摄像头技术发展,FPV应用扩散到许多领域,军事上也不例外,携带弹药进行“醍醐灌顶”式攻击的FPV已出现在多场局部冲突中,改变了作战态势。如何有效应对FPV威胁,已成为军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优势与劣势

常见的FPV主要包含五大组件。首先是机身,包括电机、螺旋桨和飞控等。其次是摄像头,通常为广角镜头,为无人机操作手(俗称“飞手”)提供实时画面。再就是图传系统,负责将视频信号传输到地面设备。第四是接收设备,如头戴显示器或屏幕,用于观看实时画面。最后是遥控器,用于操控无人机。有赖于实时视频传输系统,FPV飞手通过头戴显示器或平板电脑能看到无人机摄像头拍摄的画面,仿佛置身于无人机中。

FPV体积小巧,重量较轻,能快速机动并躲避敌方防空系统威胁,尤其是造价便宜,获取便利,很适合消耗战。该机操作简单,即使未经专门培训的人也能很快上手。但FPV的缺点是电池续航能力较低,导致有效飞行半径受限,容易受到敌方电子战设备的干扰压制。也正因为体态小巧,FPV无法携带大量弹药或重型武器,限制了攻击威力和任务多样性。FPV对强风、雨雪等极端天气也很敏感,遇到这种环境就往往会影响飞行,甚至无法执行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FPV的应用范围,但也促使技术专家不断改进设计,以克服这些挑战。

FPV在军事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一是侦察与监视,能够实时传输高清视频,提供战场实时情报,帮助指挥官迅速做出决策,其灵活性和隐蔽性使其在复杂地形条件下表现出色;二是目标定位与打击,可以携带小型弹药,进行精确打击,并减少附带损伤,飞手可通过第一人称视角精确控制无人机打击高价值目标;三是电子战干扰,可携带电子战设备,干扰敌方通信和雷达系统,削弱其作战能力;四是后勤与补给,可用于向偏远或危险地区运送物资,减少人员风险,提升后勤保障效率;五是心理战,可通过实时视频传输展示军事实力,震慑敌方;六是训练与模拟,可用于军事训练,提供逼真模拟环境,提升士兵实战能力;七是城市条件下作战,能提供建筑物内部的情报,减少人员伤亡。

纵观以往的作战,FPV主要用于打击没有厚重钢筋水泥板的房屋或没有装甲防护的车辆,尤其是打击突然出现的高价值目标非常“称手”。值得注意的是,为了给敌方造成压力,不少军队和武装组织干脆拿FPV破坏敌方的民用电力线路、桥梁和其他基础设施,打乱其作战部署。还有些势力用FPV不时进入民航飞机的起降区,干扰机场和航班运营,这增加了冲突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

应对的招数

围绕FPV的威胁,各国军方想出了五花八门的招数。最突出的是用传统防空武器“硬杀伤”。2023年爆发的巴以冲突,加沙的巴勒斯坦抵抗组织哈马斯出动大量FPV配合作战,让进入城区打巷战的以军防不胜防,拿昂贵的“铁穹”拦截系统去打击,虽然击落了不少,但从效费比看还是吃亏。在今年初发生的刚果(金)东部冲突中,刚果(金)政府军曾用俄制“针”式肩扛式防空导弹击落了几架反对派武装M23运动施放的FPV,但架不住对手投入的FPV数量多,防线还是被突破。而在技术水平最高的俄乌战场上,俄军用价值几十万美元的导弹击落过乌军数以百计的FPV,让后勤部门感到心疼。在传统防空武器无法有效对付FPV“饱和攻击”的情况下,另一种“异类防空利器”霰弹枪派上用场,如今投入前线的俄军几乎每个作战分队均拥有打猎用的霰弹枪,一发现有FPV接近,就用“排枪射击”形成的弹幕将其击落,士兵们反馈这种办法挺有效。此外,俄罗斯还研发名为“拦截”的廉价弹药,它采用“联动霰弹”设计,弹壳里装填6个铅制弹片,通过凯夫拉纤维线连接在一起,发射后发射药将弹片展开,形成直径可达1米的网状结构,旨在拦截或摧毁近距离的FPV。外军还试图发展更廉价的激光、微波等定向能武器等来摧毁FPV。以军已小范围装备名为“铁束”的激光防御系统,通过高能激光束拦截FPV或导弹。俄军也在莫斯科周边部署了“佩列斯维特”激光武器,用高能激光束烧灼摧毁来袭的FPV。

在“硬杀伤”之外,用电子战手段对FPV实施“软杀伤”的思路更有前景。通过干扰或阻断FPV的通信和导航信号,FPV势必失去控制,变成“断线的风筝”,无法执行任务。在本轮巴以冲突的后期,以军在加沙边境地带密集部署高功率频谱发射器,对狭小的战区实施强电磁干扰,压制了哈马斯多次FPV袭击。而在俄乌战场上,俄军在库尔斯克、顿巴斯等战区部署了绰号“驱虫剂”“蔷薇航空”等电子战系统,能够探测、跟踪并干扰无人机的通信与导航信号,它们如同一道道“无形电子墙”,挡住了乌军多次FPV“蜂群攻击”,降低了关键设施与部队遭袭的风险。至于那些呆在战壕的俄乌士兵们,为了生存,不少人还网购了民用的便携式电子干扰器,这些器材通过干扰无线电频率来破坏无人机的控制信号,给FPV飞手“制造麻烦”。

面对几乎无处不在的FPV,各国军方也从战术战法上寻求创新,改变人员装备“被动挨打”的境地。一名无线电呼号“大学生”的俄军军医曾告诉俄新社记者,面对敌军的FPV,“恐慌是最坏的帮凶”,“你必须明白,FPV通常瞄准更有价值的目标,如果你在天空中看到它,就躲进草丛里,它通常不会追进去”。当然,也有不少FPV攻击单兵的情况,但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无人机电池电量不足时,操作员已不在乎目标是谁。“你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干掉FPV。这种无人机的飞行噪声特征很明显,当它朝你飞来时可以有所准备,用伏击手段消灭。”目前,俄军在关键阵地和军事设施周围均部署了雷达和光学监控系统,能够探测低空飞行的无人机。这些系统帮助俄军提前预警并拦截了多起无人机袭击。 常立军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