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丹)金融企业能精准预判天气变化优化风控模型,航运公司可实时获取气象预警保障航行安全……这些智慧场景即将在浦东加速落地。今天上午,上海浦东新区发布全国首部聚焦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地方性法规——《浦东新区促进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发展若干规定》,以16条创新举措构建制度闭环,为数字经济注入“气象动能”,金融航运等领域将率先受益。该规定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气象数据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变量”。针对气象数据流通堵点,浦东推出四大机制:自贸区率先试点气象数据跨境流动负面清单,将数据分为禁止出境、限制出境、自由流动三类,清单外数据出境实行“免评估”备案制,探索构建境内外数据双向通道;动态更新气象数据开放目录;建立分级授权运营机制,通过上海数据交易所对气象数据产品挂牌交易;建“身份标识+可信空间+协同监管”体系,气象、网信、公安三部门实现数据流向联合监管。同时,新规聚焦金融、低空经济等六大领域建立场景评估绿色通道,将单个项目审批时限压缩60%,并对智慧物流、绿色金融等20个标杆场景给予专项支持。
此次新规首创社会气象观测数据登记赋码制度、设“负面清单”支持气象数据境内外流通等创新,填补了国内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的制度空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浦东经验”,为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提供了“试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