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9日 星期五
墨笔山水(中国画) 豆丁的小伙伴 春天孵鸟蛋 一字之讹引来的误会 人生的运气 与AI握手 富春江畔东梓关
第15版:夜光杯 2025-05-07

富春江畔东梓关

赵燕飞

一直喜欢郁达夫的作品,也很想去他的故乡看看。然而,在决定来富阳之前,竟不知他有这样一篇以真实地名东梓关为标题的小说。我对于东梓关的向往,也并非仅仅因为郁达夫那篇小说。我的脑海里时常浮现这样的情景:油菜花开得不管不顾,黛瓦白墙的民居在花海之中怡然而卧,天空蓝得无穷无尽,白云在更远的蓝和更近的金黄之中悠闲来去……若郁达夫并没有吐血病,若他的前程似油菜花般灿烂,他会写出怎样的《东梓关》?那种淡淡的忧和愁,会不会化作现世安好的真正“沉醉”?

年少时,因为胃病吃过很多中药。母亲将那碗热气腾腾的药汤摆在我面前,盯着我眉头紧皱咕咚咕咚喝得碗里只剩一点点药渣。在郁达夫的笔下,那个名叫文朴的男人,也是在母亲关切的眼神里,前往东梓关徐家大院,请人诊病。表面看来,郁达夫写的是小说,但许多时候小说比现实更真实,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言说的东西,在小说中反而可以一吐为快。《东梓关》里,那个等待渡船的文朴,那个问路的文朴,那个期盼身体快快好起来的文朴,何尝不是现实生活中的郁达夫?

《东梓关》中的徐家大院,就是现实生活中的许家大院,郁达夫当年的确去那里看过病,而我之所以来到东梓关,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想去郁达夫曾经求医问药的许家大院看看。在一口长方形的池塘旁边,发现一座名叫“安雅堂”的建筑,凭直觉,那应该与行医有关。以为那就是我要找的地方,走进去才知道,这里曾是一位以接骨术闻名于世的医生治病救人之处,并非郁达夫诊治吐血病的许家大院。

兜兜转转,忽然到了另一口方方正正的池塘旁,再看指示牌,才知那栋老房子就是我要寻找的许家大院。天井,回廊,雕梁画栋,满面沧桑却难掩曾经的奢华与辉煌。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房间里却有些幽暗,仿佛多少年的故事都化作细微的尘灰悬浮于空气之中。当徐医生为文朴把脉的时候,不,当许医生为郁达夫把脉的时候,想必他们的脸上也有着这样的幽暗吧。

《东梓关》里,文朴是第二天早上离开的,从徐家大院走到富春江边等渡船。我没想到真实的许家大院离富春江这么近,近得似乎刚迈出门槛就到了江边。老去的渡口和许家大院一样,静静的,有些寂然,又有些坦荡。江水悄悄地流,水里的山影树影石影人影层层叠叠,微微荡漾。偶尔传来扑喇喇的声音,原来是江边垂钓之人提起了手中的钓竿,在太阳的照射下,一尾青白色的鱼儿挂在钓竿下方,闪烁耀眼的光芒。

直到坐上回家的高铁,我才察觉东梓关之行竟与那片著名的黛瓦白墙擦肩而过,倒不觉得有多遗憾,富阳终归还会再来。因为那个名叫郁达夫的人,已让东梓关成为了念想,成为另一种渴望无数次抵达的远方。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