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5日 星期四
彰显中美经贸关系互利共赢本质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加州州长:美关税政策导致经济“亮红灯” 商务部发言人就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表谈话 “舌尖”带动“脚尖”,创造消费增量
第3版:要闻 2025-05-13

“舌尖”带动“脚尖”,创造消费增量

方翔

“阿大葱油饼”的热潮尚未退去,老城厢知名的“梦花街馄饨店”近日重开的消息,又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类似这样有“流量”的美食店铺在上海还有很多,这些店铺通过挖掘传统工艺、讲述美食背后的文化故事,成功唤醒了消费者对城市美食的记忆,进而激发了他们的消费欲望。

当美食从果腹需求升格为文化体验,便能以“舌尖”为支点撬动“脚尖”的消费增量。这种增量不仅体现为旅游收入的增长,更表现为城市文化IP的全球传播与消费场景的持续创新。消费者对美食的追捧,带动了店铺周边的餐饮、零售等相关行业迎来更多客流。这种由美食引发的消费连锁反应,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提升了城市的整体活力。

“浦东机场—南京路酒店—海底捞—小杨生煎—武康路—迪士尼乐园”等,是许多韩国游客在“五一”小长假来到上海之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旅行路线,并成为其他游客来沪的“打卡指引”。在大众点评等网站上,韩文内容增幅显著。外国游客的打卡热潮,让不少国内食客“反向种草”。例如,在大众点评莱莱小笼“必吃榜”门店的评价区,有用户写道:“来体验一下上海的‘含韩量’……跟着韩国友人来打卡,味道确实不错。”

“美食+文化”是推动“舌尖”带动“脚尖”消费模式持续发展的关键,这不仅需要传承,还需要创新。以上海生煎为例,大壶春生煎是“清水派”代表,是老上海人心中最地道的滋味;丰裕生煎算是“浑水生煎”的代表之一,吃起来是满满的肉馅汤汁;小杨生煎则是“浑水派”的后起之秀,拿捏住了食客的流量密码。此外,上海比较著名的生煎品牌还有浙江中路上的舒蔡记、重庆北路的东泰祥等。这些生煎品牌一方面坚守传统工艺、保留经典口味,另一方面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吸引着不同的消费者。

推动“舌尖”带动“脚尖”消费模式的持续发展,有关部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城市美食文化的宣传与推广力度。例如,通过举办美食节庆活动、发布美食地图、开展美食文化旅游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上海的美食文化。贯穿整个“五一”小长假的“2025上海名特小吃风味展”,不仅吸引了上海市民,还吸引了很多老外慕名而来。一位来自德国的游客表示:“每次到上海来旅游,上海的各种小吃一定要体验。”

新媒体平台的线上推广和互动营销,也能吸引更多人对上海美食的关注和参与。例如,大众点评已经推出了英文版、日文版、韩文版,以及中英韩三语版上海“必吃”攻略专题页,为更多外籍游客来华提供更好的吃喝玩乐体验。

美食经济已超越单一产业范畴,成为驱动消费升级的核心动能之一。上海美食正以“文化符号”的身份重构消费版图,为城市经济注入新活力。通过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美食文化生态,上海不仅可以激活更多传统消费场景,更可催生出“舌尖”带动“脚尖”的消费新范式,将美食文化转化为城市消费的新动能。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