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阿忠
那年夏天,陪一个水彩写生团写生,飞机误点,到江南水乡周庄已经是晩上十一点了。古镇静悄悄的,街上了无人影,两边店铺插满的杏黄色广告旗在风中飘动,全然没了白天的喧嚣。房子、石桥、树丛等被黑夜整合成一个个块面,镶嵌在水乡,虚化在月色之中。抬头仰望星空,邃远而明澈,那夜有月,几颗星星挂在空中。月光在水中晃动,忽而闪出光斑,大大小小,一个、两个跟着出来,构成了一个个画面。午夜,不知哪家寺庙的钟声传来,悠悠扬扬,让星空变得很有诗意。
也有无月之夜,在雁荡山看星空。山峰映入眼帘,犹如黑色的屏障,森森然显示了一种静默。入定观山,却也依稀看到朦朦细节,似见山之脉络的裸露,似若杂树之抱枕密语,似松绒之野草与坚硬之山石的对比。寒夜看山,外形嶙峋之孤零,冷风穿过忽而生出冷寂,叔本华说:“唯有孤独、深邃方能孕育内心的宁静。”只有身临其境,才有这样的感受;山岩之剪影,让人生出无尽的想象。
天还没亮,五更起早登华山。因为夜黑,所以不见山高之险,却有机会抬首遥望华山之星空。五更星稀,只留一两颗朝你眨眼,仿佛在引领你上山。星空下最美的是黑暗被晨曦惊醒之时,它没有流光溢彩,也不需要光怪陆离,只是在黑暗中透出些许蓝紫,慢慢地东方出现绯红,晨曦给星空带来了色彩。黑夜不需要奢华,只是等待淡淡的微笑;黑夜的静谧是无声的诉说,是等待日出东方的呐喊。
曾无数次在海上望星空。记得读书时坐轮船去嵊山、枸杞岛、山海奇观等地写生;跟着老师坐在船头看海、望星空,蓝灰的天,紫灰的海,海天一色。天上没有星星,更感觉宽阔;海无边无际,渐渐生成神秘。海上有风浪,跟着船翻动,远远的虚蒙的小岛划开海平线,心随风飘洒星空。
那年乘坐“鉴真号”轮去日本。是夜,上甲板观海上明月,无灯火之干扰,无嚣然之杂响。但见一轮明月冉冉升起,如玉盘之透亮、若明镜之闪光。海上升月的清泠之状、幽静之状、空灵之状与目谋;轻风吹拂之声、海浪拍打之声、海鸥逐浪鸣叫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夏夜,邛崃天台山的萤火虫,与之闪烁的星星遥遥相望。嘤嘤然于草丛灌木间飞舞,萤火忽暗忽明,忽近忽远,聚聚散散、疏疏密密,构成了一幅幅画面。
仰望星空,星空浩渺,犹如梵·高的笔触;拉开夜幕,星空旋转,如同为苍穹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