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心言
“如果不是医院在虬江路院区开设了肥胖病诊治中心,我今天肯定还在操作X光机、CT机、磁共振机,而不是成为胖友们的‘兄弟’或‘闺蜜’。”刚向一位体重超过200斤的小伙子演示如何通过哑铃来锻炼核心部位的肌肉、额头上已微微沁出汗珠的徐子军如是说。
去年七月,在原先试水小规模“减重门诊”的基础上,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在虬江路院区开出了肥胖病诊治中心,来自内分泌科、代谢外科、中医科、针灸推拿科、营养科等科室的医务人员汇聚于一个诊区、集合成战队,为胖友们提供一站式服务。就在这样的机缘下,原为放射科影像技师的徐子军转型为体重管理师。
无论是通过内服药物来调控血糖、血脂,还是借助外科手段来“缩胃”,抑或以针灸来提高人体代谢率,瘦身都绕不开关键一环——减少能量摄入、增加能量消耗,也就是俗称的“少吃多动”。如何科学地“少吃”,营养科医生会给出量化食谱,而怎样“多动”才能既消耗能量又不损伤肌肉关节,体重管理师的角色至关重要。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体重管理师就像会计,需要为胖友精确计算在确保正常生命活动前提下每日摄取与消耗的能量,通过让‘出’略多于‘入’来逐渐降低体重。但不同肥胖类型的人,对锻炼项目的选择也各有侧重,并不是跑步包打天下,也不是‘撸铁’适合所有人。专业基础和放射科的工作经历为我高质量完成体重管理师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提到自己的专业背景,徐子军话语中透露出自豪。
“这位体重200斤+的小伙子,从外表看就是典型的‘苹果型身材’,肚子大、四肢细。磁共振影像更是让其体内的脂肪分布一览无余——大量脂肪堆积于腹腔,特别是内脏周边,而上臂、前臂、大腿、小腿、胸背部的皮下脂肪则相对较少。这样的胖人很容易发生胰岛素抵抗,在设计锻炼方案时,建议增加核心部位肌肉的无氧运动。”徐子军一边解释一边演示哑铃操,并细心纠正小伙子动作错误或不到位之处,同时将动作的组数、锻炼的频率等关键信息打印成运动处方。
而另一位BMI指数超过29的女士则“胖得很匀称”,脂肪均匀分布于全身。针对她的情况,徐子军给出了有氧运动为主、无氧运动为辅的方案。考虑到女性骨骼强度与肌肉力量相对较弱,不建议高强度跑步,而是以快走为佳,假以时日,定有收获。
体重管理师不等于“能量计算师”,为更好地胜任当前工作,在既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徐子军还进修了生物力学、运动医学等相关课程,从而为胖友们“瘦身但不伤身”提供了更坚实的理论支撑。在体重管理师这条新赛道上,医学影像技师出身的他,未来拥有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