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1日 星期三
十五分钟纵览浦江地标 梧桐树下见证520结婚誓言 “蜘蛛侠”园区动工“皮克斯”狂欢开启 两起误考事件对公私边界认知的启示 “甜爱专列”甜蜜发车
第3版:上海新闻 2025-05-20

两起误考事件对公私边界认知的启示

姜燕

近日,两起考生误考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一则是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的姜昭鹏因救助突发心梗的同学错过职教高考语文考试,另一则是母子二人因未按时到达机场错过航班,进而影响儿子的公务员考试,母亲在机场值机口“跪地哀求”放行。这两起事件看似都是误考,却有着本质的区别,更折射出人们对公域和私域边界的认知。

个人的考试安排属于私域范畴,是个人为实现自身目标而规划的事务。考生需根据考试时间、地点等要求,提前做好出行、复习等准备,这是个人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规则是公域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规则一旦被随意突破,社会的公平与稳定将受到严重冲击。

在姜昭鹏的事件中,他的行为体现了人性的光辉与道德的高尚。面对同学突发心梗的紧急情况,他毫不犹豫地选择施救,这是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也是社会所倡导的美德。山东省招生考试院给予他补考机会,是对这种高尚行为的肯定与奖励,但这种破例是基于特殊情况的特殊处理,不应成为规则的常态,否则将导致规则的随意性与不确定性。

反观另一则新闻中母子二人在机场的行为,却显得不妥。他们未能按时到达机场,是自身对出行时间规划的失误,却试图通过“跪地哀求”来突破机场的值机规则。这种行为不仅扰乱了机场的正常秩序,也对其他遵守规则的旅客造成了不公平的影响。他们将个人的失误试图通过情感绑架的方式转化为规则的让步,这种行为是对规则的不尊重,也是对私域和公域边界的无知。

社会的文明进步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更体现在人们对公私边界的清晰认知与自觉遵守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有人试图以个人的特殊情况为由,突破公共领域的规则。例如,有人因赶时间而闯红灯,有人因私事而占用公共资源,这些行为看似是为了解决个人的燃眉之急,实则是对公共秩序的破坏,是对他人权益的侵犯。

应当明确的是,个人的私事不能成为突破公共规则的借口。规则的执行与坚守是社会公平的基石,一旦随意为个人的私事通融,规则将失去其应有的权威性与严肃性。试想,如果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特殊情况为由,要求规则为其让步,那么社会将陷入无序与混乱之中。因此,我们必须提升对公域与私域边界的认知,明确个人的私事应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解决,而不是试图通过突破规则来实现个人的目标。

同时,对于特殊情况下的破例,也必须严格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如姜昭鹏的补考机会,应向社会公开破例的具体原因、审核流程等信息,接受社会的监督与检验。这样既能体现对特殊情况的人性关怀,又能维护规则的公平性与权威性,让公域的规则意识深入人心,使私域的界限在人们心中更加明确。

社会的文明进步需要我们每个人对公私边界的清晰认知与自觉遵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构建一个公平、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