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翔
在双职工家庭占比超过八成的当下,隔代照料不只是家务事,也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日,上海市发改委、市卫健委在答复市政协委员相关提案时表示,上海将统筹“硬空间”建设和“软服务”提升,完善隔代照料支持措施。
祖辈承担隔代照料职责,不仅有助于减轻孩子父母的压力,也给社会带来更稳定的劳动力资源。有关部门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向公众传递隔代照料的正向价值,提高其社会荣誉感,营造的是生育友好型社会氛围。
老人照顾孙辈并不轻松,他们的日常休息和休闲时间会被挤占,“工作强度”不亚于上班,甚至还会因为教育观念问题,与其他家庭成员发生摩擦。提升老年人参与家庭养育的含金量,让隔代照料不再是“退而不休”的无奈选择,而是“老有所为”的价值实现,上海的探索很有意义。
从“家务事”到“社会事”,隔代照料支持体系需要的不仅是空间改造等“硬支撑”,还有“软环境”的提升。相关部门的回复中,“建立隔代照料指导站”“开发适老化育儿课程”等措施具有突破性。在低生育率与老龄化并行的当下,上海若能在喘息服务、技能培训等维度形成好经验,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代际支持模式,相信这样的“上海方案”会得到更多的复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