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时节,万物将熟未熟,恰似人生“小得圆满”的从容境界。在这寓意美好的时节,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王轶副主任医师给市民送上一份小满养生指南。
王轶提到,小满时节的气候特点是降水频繁,此时上海已进入夏季的前奏,湿热渐盛,因此衣着应以轻薄透气为主——材质上,尽量选择透气吸湿的棉麻、真丝材质;颜色与款式上,可穿着浅色衣物以减少吸热,而宽松款式利于散热。市民外出需备防晒衣、遮阳帽,避免紫外线直射;户外活动时,建议穿长袖长裤防蚊虫,喷驱蚊液或携带由艾草、香茅等制成的驱蚊药包,以防蚊虫叮咬。
小满时节的饮食应以健脾养心、清热祛湿为主要原则,选择清淡而又促进消化的食品为宜。王轶推荐市民多吃以下三类食物:一是清热利湿类,冬瓜、黄瓜、苦瓜、丝瓜、绿豆、赤小豆、薏米等,体寒者可适当加点姜枣;二是健脾养胃类,山药、莲子、芡实、茯苓等,可煮粥或煲汤;三是益酸护心类,乌梅汤、柠檬水、山楂糕等,可以起到生津开胃的作用,但若市民存在反酸、胃脘痛的情况则需慎食。
小满时节,王轶也向大家推荐一道养生食谱:冬瓜排骨汤,搭配薏米赤豆粥,可起到祛湿利水、健脾养胃、清热排毒的功效,适用于湿气重、水肿、消化不良的人群。调适好生活环境能帮助市民生活舒适,拥有好心情。王轶提醒,小满时节无论是居家还是在单位都应保持室内通风,若湿度大时可使用除湿机或熏艾除湿。市民们要记得早睡早起,在晚上11时前入睡,睡前可用艾草泡脚驱寒除湿,听听轻音乐或冥想,起到静心养神的作用。很多人可能吃完中饭后犯困,因此午间小憩很有必要,能够补养心气,但15—30分钟足矣,且不宜在午餐之后立刻午睡。
小满时节气温升高,30℃的温度常使人情绪烦躁。王轶建议市民选择和缓的运动方式,且以室内活动为主,如瑜伽、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运动强度以微汗为宜,不宜做过于剧烈,避免大汗淋漓,伤阴亦伤阳。运动时间选择清晨或傍晚凉爽时段,避免烈日下活动。
本报记者 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