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9日 星期四
观众高呼“下趟再来!” 曹可凡携手本报寻找当年小观众 参观人数刷新PSA纪录
第9版:文体新闻 2025-05-26
上海沪剧院携《罗汉钱》亮相全国戏曲会演

观众高呼“下趟再来!”

“下趟一定要再来!”日前,上海沪剧院携沪剧《罗汉钱》赴武汉,精彩亮相第四届全国戏曲(南方片)会演,谢幕时,有说着上海话的白发观众激动地诉说下一次再会的约定,也有年轻观众连连叫好。这已是上海沪剧院连续三届入选会演,在新时代的舞台上,沪剧在《敦煌女儿》《陈毅在上海》《罗汉钱》等剧目的传承创新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此次重新制作的海报视觉,传递出水墨江南的韵味。演出前,剧场特地打出了致敬前辈艺术家的标语,黑白的影像来自沪剧电影《罗汉钱》。这部剧目以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婚姻制度改革为背景,表现了沪剧说新闻、唱新闻的传统,恰逢修订版《婚姻登记条例》5月10日起施行,这部剧的上演更有新意味,成为当代法治文明的生动注脚。

湖北戏曲艺术中心的舞台上,演员们以细腻的表演、悠扬的沪剧唱腔,将剧中人物的情感纠葛与时代命运娓娓道来。尤其是“燕燕做媒”等经典唱段,观众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每到精彩之处,掌声、叫好声此起彼伏,演员三次返场谢幕,观众仍不愿离去。

此次上演的《罗汉钱》,是2023年为纪念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丁是娥诞辰100周年,上海沪剧院复排的版本,入选了文旅部“重点传统(经典)剧目复排计划”。5月23日,上海沪剧院部分演职人员还走进武汉大学,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戏曲文化交流之旅。主演们分享了沪剧的发展历程和表演特色,青年演员们现场展示了沪剧经典唱段和身段功法,赢得阵阵掌声。

昨晚的演出现场,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戏剧影视系副教授易栋说,他曾将电影《罗汉钱》作为课件给学生们分析讲解,看完复排版他表示这就是海派的艺术追求,“钱圆梦也圆,希望这个戏代代相传。” 特派记者 赵玥(本报武汉今日电)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