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1日 星期二
特别的陪伴 范志毅保剑锋回忆参赛趣事 我们的世界杯再闯新路
第8版:文体汇/聚焦 2025-06-29
第40届新民晚报杯暑期中学生足球赛启动

我们的世界杯再闯新路

张园变身“足球街”

扫码感受上海人自己的世界杯

最近,一条名为“过去40年,我们的生活变化巨大”的帖子,在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跟帖中,不少80后回忆起童年,90后和00后也感慨时光荏苒。那么有没有什么东西,是40年从不缺席的?当然有,比如新民晚报杯暑期中学生足球赛。

昨天下午,2025第40届新民晚报杯暑期中学生足球赛在张园启动,这项1986年诞生于上海弄堂、40年来延续不断的青少年足球赛事,在今年夏天回到了梦开始的地方,走入“不惑之年”的“我们的世界杯”,将在保持优良传统,持续为绿茵小将搭建逐梦舞台的同时,努力拥抱变化,走上“勇敢者的新路”。正如老帅徐根宝在祝贺视频中所说:“晚报杯是上海较早开始的青少年比赛之一,未来要一直办下去。”

更多球队

“最早的球员在弄堂里踢球,晚报杯开办之后,也是在学校里组队报名参赛的。”赛事启动仪式上,作为晚报杯40周年征文投稿代表的梁城隆回忆,“当时晚报杯的报名规则就是比较开放的,组队和队名都不作限制,这个细节给了青少年更广阔的发挥空间。”40年后,新民晚报杯暑期中学生足球赛依然延续着这个传统,随着更多赛区和球队的加入,这项家喻户晓的赛事,将变得更加开放。

自2021年走出上海、迈向全国后,新民晚报杯迎来众多新朋友。赛事连续五年走进新疆喀什办赛,并多次邀请沪上青训知名教练前往喀什,送去先进的足球理念和培训课程,并在当地挖掘优秀足球苗子。同时,晚报杯也将赛事版图扩大至长三角,让江苏、浙江、安徽的足球少年,有了更多圆梦的机会。本届晚报杯,中国香港赛区首度加入分赛区序列。在港澳台地区的球员越发受到中超、中甲队伍欢迎的情况下,晚报杯与中国香港地区牵手,有望进一步挖掘相关地区的足球潜力,发掘更多足球英才。

来到启动仪式助阵的申城足球名宿谢晖在谈到晚报杯时,特意提到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赛区加入晚报杯,他说:“我们在青训方面有所欠缺,青训之下的青少年足球更需要加把劲,新民晚报杯的参赛队伍最多时有1000多支,希望这一块能够继续夯实壮大,这样中国足球的金字塔尖才能更好。”

更多元素

如今,体育赛事的概念早已超出竞技范畴,越来越多的比赛成为桥梁纽带,在带来精彩比赛的同时,带动文化、旅游、展览等行业的发展。走入第40届的新民晚报杯暑期中学生足球赛,也比往年更加多元。

赛事启动日,除了各类具有纪念价值的老物件和足坛名宿助阵,仪式举办地张园及其周边,俨然成为晚报杯主题嘉年华。迷你足球场、纪念品摊位、音乐路演等活动,让众多路过的市民驻足观看、打卡。迷你足球场上,身穿各类球衣的孩子肆意奔跑,感受足球的快乐。扇子、冰箱贴等相关文创产品备受喜爱。“晚报杯是一项知名的足球赛事,但也不只是意向赛事,在赛场内外,正有越来越多好玩的元素。”场地边,几位参与过好几届晚报杯组织和服务工作的朋友自信地说:“40岁的晚报杯,一定比之前更好玩。”

近几年,晚报杯正一步步从相对单一的赛事,成长为一场足球的文化盛宴。全国交流赛前,来到申城的各支队伍都会前往东方明珠、浦东足球场等地标建筑游览。决赛场地的周边,也会有抓娃娃机、特色拍照打卡点、文创产品售卖点等各类互动体验环节。去年全国交流赛时,来自喀什和日喀则的选手,就对开赛前的文化交流活动以及赛场外的各类游戏,竖起大拇指。

尽管今年的比赛尚未打响,但看到顶着高温依然在迷你足球场撒欢的孩童,目睹拿起晚报杯特制折扇看了又看,还从各个角度拍照上传到社交平台的市民游客,以及启动仪式后再度点燃现场氛围的音乐表演……都让人对新一届新民晚报杯暑期中学生足球赛赛场内外的精彩,有了更多期待。

本报记者 陆玮鑫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