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君幸会。”6月28日,在泰伯、钱穆、尤袤、徐霞客等历史文化名人的“现身”迎宾下,大运河文化带无锡段重点文化设施之一——伯渎河文化中心在江苏省无锡市高新区(新吴区)正式启用。
伯渎河文化中心坐落在无锡泰伯大道伯渎河畔,占地2万平方米,集文化展示、艺术交流、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将成为新吴区的新晋文化地标。
走进文化馆中庭,“凤舞伯渎”飘带屏从天而降,如天河倾泻,裸眼3D画面串联起科技创新与文化发展,打造出连接古今的“时空之门”。图书馆里,15万册藏书、300余个座位,满足市民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当天,无锡作家阮夕清带来《燕子呢喃,白鹤鸣叫》新书分享会,讲述江南水乡风貌和枕河人家的生活。《太平寰宇记》《梅里志》两本古籍在屏幕后360度旋转,市民可触摸查询,实现全息化影像交互,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一渎九泾 兴吴奔泰”主题展中,《苏锡之间水道图》《康熙南巡图》等展品真实还原了无锡历史风貌,重现了伯渎港作为无锡南片米市集散地的繁华烟火。
傍晚时分,剧场内还上演了一场儿童舞台剧,孩子们在演员的带领下走进冰雪世界。伯渎河文化中心小剧场采用可拆装舞台和伸缩式台阶座椅,最多可容纳380人同时观看演出。
据悉,伯渎河文化中心是新吴区首个地标性公共文化服务场馆,下阶段还将推出八大系列文化主题活动,成为无锡传承历史记忆、创新文化表达、丰富群众生活的城市文化美学主阵地。
本报记者 黄于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