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濮哥的谦卑 下班路上顺便看门诊减个肥 上山下海又入林 露营玩出新花样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将于7月8日起恢复开放 银发学员的AI作品,让人惊艳 来南京路快乐一夏 加速打开硬科技转化的N种可能
第1版:一版要闻 2025-07-06

银发学员的AI作品,让人惊艳

从智能体调用“一句话生成电影脚本”,到文生图、图生视频,再到视频剪辑、AI配音……在温馨的多功能教室,6位银发学员围坐在一起,全神贯注地在手机上熟练切换豆包、即梦、剪映等软件。“动起来了!动起来效果好多了!”7月3日,广博进修学院老年AI科普系列课程迎来最后一课,银发学员创作的视频主题各异,但动画流利、栩栩如生,令人惊艳。

一部手机、一副老花镜就可以玩转AI视频创作。“沿河的小街,柳叶舞动。街坊邻居打着招呼,小朋友坐在爸爸的自行车上……”62岁的陆波阿姨向智能体抛砖引玉,几秒钟之后,详细的分镜图片生成提示词就跳出来了。几经切换操作,一段生动的江南水乡晨景视频即刻完成。每周2次AI课,陆波阿姨回家还会根据老师的讲义反复练习,她发现给AI留点发挥的空间,效果更好。

“我让AI修复了几张老照片,还生成了我年轻时的样子,五官、轮廓还挺像的。”陈光富创作了一个充满回忆的视频,小外孙看到外公当通信兵的样子,直呼“再来一遍”。老陈刚开始觉得AI是年轻人的事情,没想到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得还挺顺,他打算把作品发给战友们看看,一起重温燃情岁月。

吴惠花带着老伴一起来上课,每周有两天从普陀家里赶到浦东南路,来回要2个小时。但是她和老伴兴致勃勃,上课互相帮助,回家一起交流。吴阿姨今年68岁了,她很乐意主动拥抱新技术。

这门《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入选“上海市浦东新区老年大学——银发课堂”首批授牌课程,由广博学院专门为老年群体研发。院长陈上上介绍,课程旨在帮助老年人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原理与基本概念(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生成式AI等),并亲身体验AI生活助手、AI聊天、语音转文字、AI情感陪伴玩具等工具。

“课程重点不仅是AI内容,更在于如何教会老人用AI。”授课老师谭凯宸专门准备了打印版的操作流程图,方便学员对应实践。银发学员们的“毕业作品”惊艳了所有人,谭老师更是感慨:“年龄不是限制。长辈们常常低估自己的潜力,认为自己只能做‘老人做的事’。其实对于AI工具,老人也可以用得很好。”

本报记者 易蓉 实习生 朱其乐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