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3日 星期三
当足球不仅仅是足球 大鲨鱼早早引进新外援 我们为什么如此爱“苏超”
第13版:文体新闻/体育 2025-07-22

我们为什么如此爱“苏超”

——本报特派记者探访常州队主场

“苏超”,作为这个夏天最热门的流行词汇,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包括非球迷所熟知。自线上持续“霸榜”的热搜话题,到线下万人空巷的加油助威,今年5月10日以来,“苏超”从开始的低调开赛,到一场比赛几万张门票秒光,其火爆程度让外人羡慕不已。

而在“苏超”之后,江西的“赣超”、广东的“粤超”等相继火热开打,“湘超”“豫超”等也在伺机而动,全民足球的浪潮忽然席卷而来。“苏超”模式为什么会这么受追捧?就在上个周末,记者特意走访了常州队主场迎战徐州队的比赛,实地一探“苏超”爆火背后的奥秘,发现它不仅仅是足球。

一座城市的狂欢

说实话,职业生涯这么多年,记者也算是见过大场面的,毕竟从亚洲杯到欧锦赛,再到最近几届世界杯,大型的国际赛事在一线采访了很多次。即便如此,来到“苏超”常州队的主场,也不得不感叹:还真是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热闹的场面。

刚走出常州火车站,门口就有一群志愿者在迎接游客的到来,信息咨询、免费寄包,服务无微不至。还有好几个卡通造型的真人玩偶,最受孩子们的欢迎。后来才知道,常州这个主场大气得很:外地游客来看球,公交地铁都免票!外地车辆开过来,免费停!

从地铁口开始,比赛日的气氛便扑面而来。狭长的走道,数百米都是各种小摊。除了小吃,更多的是卖球衣,以及与“苏超”相关的文创用品。越临近球场,这种气氛便越浓厚。

在常州奥体外,主办方特意搭建了一个文艺表演广场,热歌劲舞不停;诸多美食摊前亦是人头攒动,有天目湖大鱼头,有徐州的油泼鸡,还有著名的“常州萝卜干炒饭”等。“他们饭店是真请了大厨师来坐镇,机会难得。为了吃个鱼头,我中午就过来排队了。”有球迷这样告诉记者。

比赛之前,常州文旅更是使出了全力,中华恐龙园景区、天目湖景区、淹城春秋乐园……动辄两三米的大玩偶排成队在迎接球迷(见上图 新华社 发)。至于赛事的赞助商,大到汽车,小到烧烤店,一长溜的商铺各显神通,以各种活动吸引球迷参与。

球场外的这一公里,热闹非凡,挤得密密麻麻,水泄不通,一下午都是如此,不由得让人感慨:这哪是看球赛啊,是在逛庙会吧?感觉这一天全常州人都出动了,简直就是一座城市的狂欢。

一场抢手的盛宴

“你有票吗?”只要是每轮“苏超”举办的城市,这句话必然成为当地人的流行语,而且能持续一个多星期。“苏超”的球票,怎么就这么抢手呢?

以常州为例,他们7月5日的主场,涌入了3.2万人;7月20日的主场,更是坐进了40253人,创造了常州奥体这座球场有史以来的最高上座率,现场可以说真的是座无虚席,全部满满当当,连安全座席也没空位(见下图 关尹 摄)。当地球迷告诉记者,这场比赛的网上抢票人数多达200多万。要知道,截至2024年年末,常州市的常住人口为538.6万人。这意味着,有近一半的常州人都在抢票!也难怪,最后抢到票的人欢天喜地,没抢到的黯然神伤。

常州还只是“苏超”排名垫底的队,市民对球赛依旧如此热情,那些强队又如何?7月5日,在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的“苏超”第六轮南京队与苏州队的对决,当体育场电子大屏显示观赛人数达60396人时,全场沸腾。这一数字刷新了“苏超”历史单场观赛人数纪录,也创造了中国业余足球赛事观赛人数的新纪录。

一场“业余”的足球赛,真有那么好看吗?“苏超”在第4轮的平均上座率就超过了25000人,单场四五万的不在话下,而2024年中超联赛场均上座数为19431人,也就是说,现在看“苏超”的人比看顶级职业联赛的人更多。

50岁的张岱是名资深球迷,曾独自去国外看过世界杯。“苏超”开打后,他和几个好朋友组建起常州的苏超球迷联盟,短短几个星期,就已经有八九个微信群,4000多人,增长速度让他自己都非常吃惊。“以前我叫身边的朋友去看中超,给他们票都没人去。现在,他们主动打电话找我问‘苏超’在哪抢票。最神奇的是,这些人平时不看足球比赛。”张岱说。

在球场内,记者发现,与大多职业比赛的球场不同,来看“苏超”的,有相当大的比例是一家三口全家出动。他们看球,不谈战术,不谈能力,除了看个热闹,更主要还是为自己的城市加油,有着强烈的城市归属感和自豪感。正如不是专业球迷的蒋女士所言:“我们常州队到现在只平了一场,一个球还没进过,但我就觉得,我们比国足踢得好,至少他们每场都在拼啊。”特派记者 关尹(本报常州今日电)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