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产动画电影市场持续繁荣的2025年暑期档,《罗小黑战记2》以“六年磨一剑”的诚意再度点燃观众热情。截至7月24日,影片票房达1.57亿元,预测票房3.97亿元,豆瓣评分8.6分。影片以“慢工出细活”的创作态度,构建起一个充满东方奇幻色彩的暖心宇宙,为中国动画产业提供了“内容为王”的创作范本。
6年前,首部《罗小黑战记》以“流浪猫妖”的治愈故事切入,用2D手绘的细腻笔触勾勒出人类与妖精共存的奇幻世界。其8.0分的豆瓣评分与3.15亿票房,奠定了“罗小黑”IP“小体量、高口碑”的基调。然而,制作团队并未止步于舒适区——第二部电影在叙事格局与制作水准上实现双重跃升。
据制作方披露,全片手绘原画超20万张,1分钟画面需绘制700余帧,细致的描绘使得大场面动画流畅又震撼。同时,制作组打破并重组了传统文化符号,形成“罗小黑”系列作品中独特的新国风美学体系。
《罗小黑战记2》的成功,不仅仅是电影本身的功劳。“罗小黑”系列作品通过电影、番剧、漫画的形式,跨媒介讲述了同一世界观下不同时间、不同人物的故事——《罗小黑战记》番剧讲述的是想要成为执行者的小黑误入人类世界,结识人类少女罗小白的故事;电影则作为番剧前传,讲述小黑与师傅无限的经历;漫画《蓝溪镇》则以老君、清凝、玄离为主角,讲述妖精会馆成立前的乱世故事。三部作品互埋伏笔、彼此串联,构建起一个“时间线交错、人物命运交织”的宏大世界。
这种跨越时间和作品的伏笔,需要创作团队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构思、打磨剧本,“慢热型”创作模式使得“罗小黑”系列作品的更新频次很低——番剧14年仅更新40集、两部电影间隔六年,漫画至今也只有五本。更新频次低,对创作团队来说是一种舍弃持续热度的勇气,但他们的诚意、“伏笔回收”的惊喜感也带来了一群核心观众。随着电影上映,各大社交平台涌现了一帮“自来水”观众,他们N刷番剧、漫画、电影,梳理故事线,发掘其中的细节和彩蛋,帮助其他人更好地了解整个故事架构。相应的,创作团队的严谨和细致,才让大家“每次重看都有新发现”。 本报记者 吴旭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