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没有学过艺术,没有读过美术史,他们不觉得自己创作的是艺术品,也不把自己看作艺术家。他们生而平凡,是工人、农民、普通劳动者,甚至是有身心疾患的病人。但是,他们拿起随身之物,勾画、编织、堆砌……用朴素纯粹的观念寻找生命寄托。这群心无旁骛的素人创作者未曾想到,他们的作品会被陈列在美术馆中供人欣赏,还在半个世纪后拥有了一个流派的名字——“原生艺术”。
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与洛桑原生艺术收藏馆共同举办的一场别开生面的展览——《无羁之境:洛桑原生艺术收藏与他方视界》日前开幕,52位中外艺术家的259件作品在美术馆登堂入室。此次展览是“原生艺术”首次集结亮相于中国的美术馆,参展艺术家中还有郭凤仪、库淑兰、张步花等4位陌生的中国面孔。
“原生艺术”的概念诞生于1945年,指的是游离于传统艺术世界之外自学而成的艺术创作,在他们的作品中,模仿的成分很少甚至不存在。作品常采用非同寻常的材料和奇特手法,它们对艺术创作有着原创性的发明。
此次的参展艺术家中,中国艺术家郭凤仪很富有传奇色彩。她本来只是一名热爱民间艺术的农妇,其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结构均来自中国传统的思想体系,包括古老的宇宙观、人体穴位图、河图洛书等,所绘形象不仅与人类的身心息息相关,同时也描绘暗示了精神世界的存在。2011至2012年,洛桑原生艺术收藏馆曾举办她的大型回顾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亦收藏了这位艺术家的多件作品,并在上海双年展上隆重推出过她。
瑞士方面策展人、原生艺术收藏馆馆长莎拉·隆巴迪说:“原生艺术的概念意在表达创作本身的自由。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并不一定需要上艺术学院。因此,艺术之门向任何人敞开。”
此次展览将持续到10月12日。 本报记者 乐梦融